Michael Jackson寥寥幾句, 便寫出了他的信念。
在一個充滿仇恨的世界,我們仍須勇於希望。
在一個充滿憤怒的世界,我們仍須勇於安慰。
在一個充滿絕望的世界,我們仍須勇於夢想。
在一個充滿猜忌的世界,我們仍須勇於相信。
In a world filled with hate, we must still dare to hope.
In a world filled with anger, we must still dare to comfort.
In a world filled with despair, we must still dare to dream.
In a world filled with distrust, we must still dare to believe.
~~ by Michael Jackson
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Saturday, December 19, 2009
感謝你,那互動的回應
感謝你,真的感謝你。因為你終於來到了我的夢境,不管是否我的潛意識,不管是否我想你想瘋了,不管是否你看到我的文章。這一刻,真的非常感謝你,那互動的回應。雖然能記下的內容只有一少片,不過已令我感到你對歌迷的重視。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寶貴的經歷,一定要寫下來。夢境的分享。
~~~~~~~~~~~~~~~~~~~~~~~~~~~~~
故事人物:Michael Jackson(我們的天王)、陳奕迅(歌星)、王傑(歌星)、畑鹿驚(唱片公司工作人員)
故事背景:表演
故事地點:表演場地 (天台舞台)、王傑大宅
對故事前段,沒有印象,只能從有印象的那一剎開始分享:
……畑鹿驚到了王傑大宅的頂樓,再轉到的天台,但是「天外有天」。天台上的是另一座約8-10層的建築物,內裡佈置得非常華麗。我當時是以唱片公司工作人員的身份視察場地。
畑鹿驚驚訝的說:「嘩!這裡很漂亮啊。」
王傑當時回答的說:「是嗎?是我的家人住的。還有,我請了Michael Jackson為我的家人賀壽!」
畑鹿驚非常驚訝的問:「真的嗎?」(睡醒後的畑鹿驚按: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反應,我既然是視察場地,該知道是有你的表演。這裡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
……
不知道為什麼,鏡頭一轉,我身處的地點又換了,不清楚在那裡,像是另一座大廈的天台。而且身旁還多了個陳奕迅,他在跟我談論關於你的東西。當時,你就在對面大廈天台上的大舞台(完全不明白這舞台怎可以起建於對面大廈的天台),我是處於舞台的左邊。而陳奕迅好像看穿我有點不明白你為什麼會在天台上的舞台表演,給我解答說:「不用說,他是天王,當是這樣。」
而你正在表演,出現的是那招牌的抓褲襠動作,高速轉身及跳完舞步一手放在頭後,另一手向前伸的完成步。周遭的只有群眾的尖叫聲。
~~~~~~~~~~~~~~~~~~~~~~~~~~~~~
然後,夢醒了。睡醒一刻,還未完全清醒,因為這個夢見你的反應,我很遲鈍。遲鈍得像……不知怎形容,好像是慢慢和自己說,剛才MJ在表演,剛才MJ在很多粉絲面前表演等等之後……腦海仍然是跟陳奕迅談論你的片斷,跟着是晃了一下回到現實世界。感覺很奇妙!
對於這個夢境,我懶理什麼邏輯,重點是我看見了你。雖然,這次我們只是遙遙相對,但真的是滿心歡喜,你真的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寶貴的經歷,一定要寫下來。夢境的分享。
~~~~~~~~~~~~~~~~~~~~~~~~~~~~~
故事人物:Michael Jackson(我們的天王)、陳奕迅(歌星)、王傑(歌星)、畑鹿驚(唱片公司工作人員)
故事背景:表演
故事地點:表演場地 (天台舞台)、王傑大宅
對故事前段,沒有印象,只能從有印象的那一剎開始分享:
……畑鹿驚到了王傑大宅的頂樓,再轉到的天台,但是「天外有天」。天台上的是另一座約8-10層的建築物,內裡佈置得非常華麗。我當時是以唱片公司工作人員的身份視察場地。
畑鹿驚驚訝的說:「嘩!這裡很漂亮啊。」
王傑當時回答的說:「是嗎?是我的家人住的。還有,我請了Michael Jackson為我的家人賀壽!」
畑鹿驚非常驚訝的問:「真的嗎?」(睡醒後的畑鹿驚按: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個反應,我既然是視察場地,該知道是有你的表演。這裡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
……
不知道為什麼,鏡頭一轉,我身處的地點又換了,不清楚在那裡,像是另一座大廈的天台。而且身旁還多了個陳奕迅,他在跟我談論關於你的東西。當時,你就在對面大廈天台上的大舞台(完全不明白這舞台怎可以起建於對面大廈的天台),我是處於舞台的左邊。而陳奕迅好像看穿我有點不明白你為什麼會在天台上的舞台表演,給我解答說:「不用說,他是天王,當是這樣。」
而你正在表演,出現的是那招牌的抓褲襠動作,高速轉身及跳完舞步一手放在頭後,另一手向前伸的完成步。周遭的只有群眾的尖叫聲。
~~~~~~~~~~~~~~~~~~~~~~~~~~~~~
然後,夢醒了。睡醒一刻,還未完全清醒,因為這個夢見你的反應,我很遲鈍。遲鈍得像……不知怎形容,好像是慢慢和自己說,剛才MJ在表演,剛才MJ在很多粉絲面前表演等等之後……腦海仍然是跟陳奕迅談論你的片斷,跟着是晃了一下回到現實世界。感覺很奇妙!
對於這個夢境,我懶理什麼邏輯,重點是我看見了你。雖然,這次我們只是遙遙相對,但真的是滿心歡喜,你真的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轉貼文章】網友artemis的文章
在噗上,網友愛米粒放了二篇artemis的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同感受。
~~~~~~~~~~~~~~~~~~~~~~~~~~~~~~~~~~~~~~~
第一篇 【你是我生命中最真切的信仰】
曾經與朋友提及,若我某日折服於一名男子,那麼他必定是擁有無法逾越的才華,偉岸的姿態,包容又極致的善良,堅韌卻飽經世事因而足夠洗練淡定的內心。我說我若能遇到,便是我今生最浩大的福祉。友人笑問,他要是不幸福呢?我只低下頭自語,那你還叫我怎麼活…… 於是,我遇見了你。
我總是無法相信,一個人到底要懷有多麼堅強隱忍又博愛的心,才能背負起這麼多的苦難,才能在這麼多的苦難之下再對他人笑。你知道麼?你只一笑,我便以為我親見了世界最初的那一抹乾淨的明媚的純白。有時會想,如果所謂的輝煌是一把雙刃劍,耀眼了時代卻刺傷了自己,那麼你可不可以不追求;如果所謂的史詩要用一生的磨難去擔當,留下了功名卻失去了自由,那麼你可不可以不撰寫。
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了。我只能淚流滿面的歡呼著,雀躍著,心疼著,看你譜寫下更為華美的篇章。是我太過小女子的偏執與躊躇生得如此妄自的創痛。我明白。
關於你個人的情感世界,無需聽來他人的肆意揣測。我只知道,既然從未後悔,又何來對拒絕與離開的畏懼?這亦是我甚愛的你的灑脫與氣概。關於為父。情之切切無以言說,謬論之虛假無攻自滅。看你牽了孩子的手就掩不住的溫柔,我是真的如此豔羨過他們的這般榮寵。榮寵到可以令你擁有彼時的幸福。
還有太多太多你不為人知的美好是我無從瞭解的。你的付出早已成為無以回報的恩澤,它們與日月比肩,站在我們畢生仰望的高度,站成永世不朽且被一直傳唱下去的輝煌。我以此堅信並未曾動搖的被其感化,以此說出你是我生命中最真切的信仰。
其實你還給了我更多的印象。除卻之前足以使我折服的信條。那些印象來自某一刻你害羞的側臉,某一張孩子氣的照片,某一句誠致的感謝,某一天自謙的箴言。這時才驚慌的發現,你已是我的全部,我無法不妥協。那麼你還叫我怎麼忘記,你潑墨在我生命裏的璀璨的回憶與無畏的感動。
若你真的可以聽到,我只想說:你要幸福… 你一定要幸福… 你不可以不幸福… 你怎麼能不幸福…… 我現在是這樣低俯下來,求求你,求你幸福……你看,我已如此,若你不幸福,那麼告訴我 How Living Can I?
~~~~~~~~~~~~~~~~~~~~~~~~~~~~~~~~~~~~~~~
第二篇 【你是我今生執戀的悲傷】
我不想再記起你倉促的辭別,像是玻璃破碎後的一地晶瑩,想起一次便是一次的血肉模糊。如今我才深刻的明白,什麼是,切膚之痛。在你身上,我有太多的不理解。一個如此深愛著人世的人竟會被人世折磨的千瘡百孔。一個被世間蹉跎的遍體鱗傷的人竟依然執意報答著人間。
有時候我是多麼希望你能不那麼無畏,不那麼勇敢,不那麼善良,不那麼偉大。我是多麼希望你能擁有平平安安的一生。是你給了我愛這人間的力量,又是你讓我看清這人間的荒唐。你微笑著的樣子幾乎使我心疼的流淚。我分明從你笑容的背後看到了那些苦難的深淵。你總是流著血也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我真的不明白,這世間怎會得到善良如你一般的人的眷顧。它骯髒陰暗多醜惡,你卻不知悔改的把一輩子埋葬其間。
你在我心中是畢生的信仰。像是上古第一出清明的蓮,錯落於污泥之中,卻頑強堅毅的生長開傲人而純潔的花。歷經多少嫉妒者之迫害,閱盡多少人世間之滄桑,因太過耀眼而失去凡俗之快樂,又因成就過高而失去平庸之幸福。
你的光芒曾幾度勝過威武驕陽,你的聲音曾幾度唱響感動上蒼。這些都只有光陰能銘記於心。只是光陰無論多麼強大,也無法為你開口辯駁陷害與不公,愛你的我們無論如何解釋,也抵不過流言的肆意與中傷。
你孤單的心,像暗夜裏等待黎明的小孩子顫抖的靈魂,心底鋪滿了對光的嚮往。然而你夢想的那一天卻總是遲一步才來。就算你曾那樣的為之耗盡生命之餘力,也無法改寫這痼疾的人間,這罪惡的人間,這永恆的人間。天空上應該有很多愛笑的小孩子吧?應該有與你共度一生的善良女子吧?應該有你希望的Neverland吧?應該能夠聽見我的祈禱吧?只是你終於不肯再睜開眼睛了…… 也好,這裏除了孩子,還有什麼是值得留戀的呢?
對不起。我只是想對你說。你本不該來這裏,不該承受這樣多的苦難。而今你只把所有的愛都留在了這裏,不聲不響的寂寂睡去,任誰都無力償還對你的虧欠。這也許是那些有罪的生者最深重的罪孽,卻也同樣是這世間最刻骨的悲哀。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你,像一股澄澈的清泉,匆匆劃過我淡泊如水的青春,不著痕跡的遠去,前往我再也無法觸及的彼岸。但即使我已對你的離開無能為力,我卻能在內心深處感受到你曾帶給我的雀躍與動容。
它們是紮根在我生命裏的你的印記,鮮明而難忘。一如我抱憾的青春。 ……我想念你。很想念很想念。
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一無是處的哭泣著,每夜每夜不睡。我亦不能因為時光擁有強大的治癒能力而安心釋懷。我告訴自己,你現在很幸福,比生前幸福。所以你就是很幸福。記著。你是我今生的執戀。你是我永恆的悲傷。你是我今生永恆執戀著的悲傷。至死不忘。
~~~~~~~~~~~~~~~~~~~~~~~~~~~~~~~~~~~~~~~
畑鹿驚:
很令人感動的文宇,將我帶進了作者的內心深處。有種說不出的痛仍在煎熬,纏繞不息每個愛他的人心。沒錯,沒有了他那心痛感覺一直都存在,我選擇記住這種感覺,因為這會是我記念他一輩子的憑證。
~~~~~~~~~~~~~~~~~~~~~~~~~~~~~~~~~~~~~~~
~~~~~~~~~~~~~~~~~~~~~~~~~~~~~~~~~~~~~~~
第一篇 【你是我生命中最真切的信仰】
曾經與朋友提及,若我某日折服於一名男子,那麼他必定是擁有無法逾越的才華,偉岸的姿態,包容又極致的善良,堅韌卻飽經世事因而足夠洗練淡定的內心。我說我若能遇到,便是我今生最浩大的福祉。友人笑問,他要是不幸福呢?我只低下頭自語,那你還叫我怎麼活…… 於是,我遇見了你。
我總是無法相信,一個人到底要懷有多麼堅強隱忍又博愛的心,才能背負起這麼多的苦難,才能在這麼多的苦難之下再對他人笑。你知道麼?你只一笑,我便以為我親見了世界最初的那一抹乾淨的明媚的純白。有時會想,如果所謂的輝煌是一把雙刃劍,耀眼了時代卻刺傷了自己,那麼你可不可以不追求;如果所謂的史詩要用一生的磨難去擔當,留下了功名卻失去了自由,那麼你可不可以不撰寫。
可是,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了。我只能淚流滿面的歡呼著,雀躍著,心疼著,看你譜寫下更為華美的篇章。是我太過小女子的偏執與躊躇生得如此妄自的創痛。我明白。
關於你個人的情感世界,無需聽來他人的肆意揣測。我只知道,既然從未後悔,又何來對拒絕與離開的畏懼?這亦是我甚愛的你的灑脫與氣概。關於為父。情之切切無以言說,謬論之虛假無攻自滅。看你牽了孩子的手就掩不住的溫柔,我是真的如此豔羨過他們的這般榮寵。榮寵到可以令你擁有彼時的幸福。
還有太多太多你不為人知的美好是我無從瞭解的。你的付出早已成為無以回報的恩澤,它們與日月比肩,站在我們畢生仰望的高度,站成永世不朽且被一直傳唱下去的輝煌。我以此堅信並未曾動搖的被其感化,以此說出你是我生命中最真切的信仰。
其實你還給了我更多的印象。除卻之前足以使我折服的信條。那些印象來自某一刻你害羞的側臉,某一張孩子氣的照片,某一句誠致的感謝,某一天自謙的箴言。這時才驚慌的發現,你已是我的全部,我無法不妥協。那麼你還叫我怎麼忘記,你潑墨在我生命裏的璀璨的回憶與無畏的感動。
若你真的可以聽到,我只想說:你要幸福… 你一定要幸福… 你不可以不幸福… 你怎麼能不幸福…… 我現在是這樣低俯下來,求求你,求你幸福……你看,我已如此,若你不幸福,那麼告訴我 How Living Can I?
~~~~~~~~~~~~~~~~~~~~~~~~~~~~~~~~~~~~~~~
第二篇 【你是我今生執戀的悲傷】
我不想再記起你倉促的辭別,像是玻璃破碎後的一地晶瑩,想起一次便是一次的血肉模糊。如今我才深刻的明白,什麼是,切膚之痛。在你身上,我有太多的不理解。一個如此深愛著人世的人竟會被人世折磨的千瘡百孔。一個被世間蹉跎的遍體鱗傷的人竟依然執意報答著人間。
有時候我是多麼希望你能不那麼無畏,不那麼勇敢,不那麼善良,不那麼偉大。我是多麼希望你能擁有平平安安的一生。是你給了我愛這人間的力量,又是你讓我看清這人間的荒唐。你微笑著的樣子幾乎使我心疼的流淚。我分明從你笑容的背後看到了那些苦難的深淵。你總是流著血也要自己一個人承擔。我真的不明白,這世間怎會得到善良如你一般的人的眷顧。它骯髒陰暗多醜惡,你卻不知悔改的把一輩子埋葬其間。
你在我心中是畢生的信仰。像是上古第一出清明的蓮,錯落於污泥之中,卻頑強堅毅的生長開傲人而純潔的花。歷經多少嫉妒者之迫害,閱盡多少人世間之滄桑,因太過耀眼而失去凡俗之快樂,又因成就過高而失去平庸之幸福。
你的光芒曾幾度勝過威武驕陽,你的聲音曾幾度唱響感動上蒼。這些都只有光陰能銘記於心。只是光陰無論多麼強大,也無法為你開口辯駁陷害與不公,愛你的我們無論如何解釋,也抵不過流言的肆意與中傷。
你孤單的心,像暗夜裏等待黎明的小孩子顫抖的靈魂,心底鋪滿了對光的嚮往。然而你夢想的那一天卻總是遲一步才來。就算你曾那樣的為之耗盡生命之餘力,也無法改寫這痼疾的人間,這罪惡的人間,這永恆的人間。天空上應該有很多愛笑的小孩子吧?應該有與你共度一生的善良女子吧?應該有你希望的Neverland吧?應該能夠聽見我的祈禱吧?只是你終於不肯再睜開眼睛了…… 也好,這裏除了孩子,還有什麼是值得留戀的呢?
對不起。我只是想對你說。你本不該來這裏,不該承受這樣多的苦難。而今你只把所有的愛都留在了這裏,不聲不響的寂寂睡去,任誰都無力償還對你的虧欠。這也許是那些有罪的生者最深重的罪孽,卻也同樣是這世間最刻骨的悲哀。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你,像一股澄澈的清泉,匆匆劃過我淡泊如水的青春,不著痕跡的遠去,前往我再也無法觸及的彼岸。但即使我已對你的離開無能為力,我卻能在內心深處感受到你曾帶給我的雀躍與動容。
它們是紮根在我生命裏的你的印記,鮮明而難忘。一如我抱憾的青春。 ……我想念你。很想念很想念。
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一無是處的哭泣著,每夜每夜不睡。我亦不能因為時光擁有強大的治癒能力而安心釋懷。我告訴自己,你現在很幸福,比生前幸福。所以你就是很幸福。記著。你是我今生的執戀。你是我永恆的悲傷。你是我今生永恆執戀著的悲傷。至死不忘。
~~~~~~~~~~~~~~~~~~~~~~~~~~~~~~~~~~~~~~~
畑鹿驚:
很令人感動的文宇,將我帶進了作者的內心深處。有種說不出的痛仍在煎熬,纏繞不息每個愛他的人心。沒錯,沒有了他那心痛感覺一直都存在,我選擇記住這種感覺,因為這會是我記念他一輩子的憑證。
~~~~~~~~~~~~~~~~~~~~~~~~~~~~~~~~~~~~~~~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期待的夢
倦極時,一碰到床,馬上呼呼大睡。沒遇見你。
失眠時,敞在床上,就是無法入睡。無法遇你。
這個矛盾,不斷加深我這個說不出的渴望。
期待的夢一直沒有出現,我只可以將要說的話寫下來,我怕萬一真的跟你相遇時,會呆住了,不懂反應。
我感謝上帝,因為至少讓我可以認識你。可憾的是,一切來得實在太晚。請你原諒我的遲鈍,這麼晚才真正聽到天使的聲音。還記我跟你說「……好像是將我手上的幸福玻璃球,給我看一眼後,再狠狠的擲地擊碎。現在我是努力地將地上的每塊碎片,拾回重組,那管我的玻璃球碎了,那管我只能看一眼……」這句話嗎?
你知道嗎?每塊碎片對我的意義有多大嗎?它就是記錄皇者在世時喜怒哀樂的印記。
在我心裡,你是跟其他的偉人、名人不一樣。他們對我來說都是歷史,是遙不可及的。唯有你是多麼真實,有形有相,活生生的在世人面前走過。有無數的人跟你合作過,有無數的人親身跟你擁抱過,也有無數的人接受過你的援助。追溯從前,你這麼強勢的一個天王,對我來說,都只是明星。認識你的過程所帶來的震撼,是始料不及。想像不到,對你的愛,會是這樣的發生。
我想跟你說,關於你的表演內容,在網路上依然是容易找得,因為實在有太多太多愛你的粉絲。他們為了你,會不斷將舊片斷更新致更加清晰的版本,造福了不少像我一樣遲來的人。一樣能目睹,能感受,你的魅力。心裡很感謝他們的!可是一些屬資料性的材料,真的非常難尋。隨着時間的流逝,我相信難度會再增加。
雖說你的歷史裡沒有我,但自那天起,我的生命裡,每天都有你。這個恩賜,我領受了。原諒我不可以一篇簡短文章便向你訴盡的心中所想。真的有許多說話未曾跟你講,有很多事想跟你分享。可以找個時間相眾嗎?
失眠時,敞在床上,就是無法入睡。無法遇你。
這個矛盾,不斷加深我這個說不出的渴望。
期待的夢一直沒有出現,我只可以將要說的話寫下來,我怕萬一真的跟你相遇時,會呆住了,不懂反應。
我感謝上帝,因為至少讓我可以認識你。可憾的是,一切來得實在太晚。請你原諒我的遲鈍,這麼晚才真正聽到天使的聲音。還記我跟你說「……好像是將我手上的幸福玻璃球,給我看一眼後,再狠狠的擲地擊碎。現在我是努力地將地上的每塊碎片,拾回重組,那管我的玻璃球碎了,那管我只能看一眼……」這句話嗎?
你知道嗎?每塊碎片對我的意義有多大嗎?它就是記錄皇者在世時喜怒哀樂的印記。
在我心裡,你是跟其他的偉人、名人不一樣。他們對我來說都是歷史,是遙不可及的。唯有你是多麼真實,有形有相,活生生的在世人面前走過。有無數的人跟你合作過,有無數的人親身跟你擁抱過,也有無數的人接受過你的援助。追溯從前,你這麼強勢的一個天王,對我來說,都只是明星。認識你的過程所帶來的震撼,是始料不及。想像不到,對你的愛,會是這樣的發生。
我想跟你說,關於你的表演內容,在網路上依然是容易找得,因為實在有太多太多愛你的粉絲。他們為了你,會不斷將舊片斷更新致更加清晰的版本,造福了不少像我一樣遲來的人。一樣能目睹,能感受,你的魅力。心裡很感謝他們的!可是一些屬資料性的材料,真的非常難尋。隨着時間的流逝,我相信難度會再增加。
雖說你的歷史裡沒有我,但自那天起,我的生命裡,每天都有你。這個恩賜,我領受了。原諒我不可以一篇簡短文章便向你訴盡的心中所想。真的有許多說話未曾跟你講,有很多事想跟你分享。可以找個時間相眾嗎?
Sunday, December 6, 2009
歌曲 Little Susie
沉醉於你天使般的聲音,是在體現幸福。
只接觸了你部份的歌曲,已經愛不釋手,不斷重覆的播放。今天,偶然的被這首Little Susie吸引着,先是很重的舞台劇音樂感,然後那清脆的音樂盒聲音,再來是小朋友的哼聲,到最後是你溫柔的歌聲。
細味歌詞,原來是一個叫人心碎的故事。一個名叫Susie的可憐小女孩,父親離家去了,母親死了,併命為活而活,最後被發現從梯子滑下失救致死。多麼的活生生又不罕見的故事。優美的旋律配上了悲哀的內容,聽上來,眼淚會自動流下來,心會跟隨着故事的痛;但卻停不了下來。實在太喜歡聽你說故事,多麼良善溫柔細膩。
天使以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故事,來告訴大家要關心孩子。大家不妨留心意會!
Little Susie lyrics
Somebody killed little Susie
The girl with the tune
Who sings in the daytime at noon
She was there screaming
Beating her voice in her doom
But nobody came to her soon...
A fall down the stairs
Her dress torn
Oh the blood in her hair...
A mystery so sullen in air
She lie there so tenderly
Fashioned so slenderly
Lift her with care,
Oh the blood in her hair...
Everyone came to see
The girl that now is dead
So blind stare the eyes in her head...
And suddenly a voice from the crowd said
This girl lived in vain
Her face bear such agony, such strain...
But only the man from next door
Knew Little Susie and how he cried
As he reached down
To close Susie's eyes...
She lie there so tenderly
Fashioned so slenderly
Lift her with care
Oh the blood in her hair...
It was all for God's sake
For her singing the tune
For someone to feel her despair
To be damned to know hoping is dead and you're doomed
Then to scream out
And nobody's there...
She knew no one cared...
Father left home, poor mother died
Leaving Susie alone
Grandfather's soul too had flown...
No one to care
Just to love her
How much can one bear
Rejecting the needs in her prayers...
Neglection can kill
Like a knife in your soul
Oh it will
Little Susie fought so hard to live...
She lie there so tenderly
Fashioned so slenderly
Lift her with care
So young and so fair
只接觸了你部份的歌曲,已經愛不釋手,不斷重覆的播放。今天,偶然的被這首Little Susie吸引着,先是很重的舞台劇音樂感,然後那清脆的音樂盒聲音,再來是小朋友的哼聲,到最後是你溫柔的歌聲。
細味歌詞,原來是一個叫人心碎的故事。一個名叫Susie的可憐小女孩,父親離家去了,母親死了,併命為活而活,最後被發現從梯子滑下失救致死。多麼的活生生又不罕見的故事。優美的旋律配上了悲哀的內容,聽上來,眼淚會自動流下來,心會跟隨着故事的痛;但卻停不了下來。實在太喜歡聽你說故事,多麼良善溫柔細膩。
天使以一個可憐小女孩的故事,來告訴大家要關心孩子。大家不妨留心意會!
Little Susie lyrics
Somebody killed little Susie
The girl with the tune
Who sings in the daytime at noon
She was there screaming
Beating her voice in her doom
But nobody came to her soon...
A fall down the stairs
Her dress torn
Oh the blood in her hair...
A mystery so sullen in air
She lie there so tenderly
Fashioned so slenderly
Lift her with care,
Oh the blood in her hair...
Everyone came to see
The girl that now is dead
So blind stare the eyes in her head...
And suddenly a voice from the crowd said
This girl lived in vain
Her face bear such agony, such strain...
But only the man from next door
Knew Little Susie and how he cried
As he reached down
To close Susie's eyes...
She lie there so tenderly
Fashioned so slenderly
Lift her with care
Oh the blood in her hair...
It was all for God's sake
For her singing the tune
For someone to feel her despair
To be damned to know hoping is dead and you're doomed
Then to scream out
And nobody's there...
She knew no one cared...
Father left home, poor mother died
Leaving Susie alone
Grandfather's soul too had flown...
No one to care
Just to love her
How much can one bear
Rejecting the needs in her prayers...
Neglection can kill
Like a knife in your soul
Oh it will
Little Susie fought so hard to live...
She lie there so tenderly
Fashioned so slenderly
Lift her with care
So young and so fair
Friday, December 4, 2009
好想你 (2009年12月)
一個帶點傷感、無限思念又心痛的晚上……我只可以看着你過往的片斷去安撫自己。我好想你,你今天過得好嗎? 我可以跟你細語嗎?
不知為何,忽然又勾起了這個痛苦的印記。真的對不起,在這個晚上,我給予自己一點任性的空間,任由自己毫無顧忌的去想你。
上帝待我不薄,祂在我生命裡不同的時期安排了不同的痛楚。
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全情投入後換來的只有錐心泣血之痛,我懂;
嘗試過失去親人的悲傷,一種遺憾,內疚自責的傷痛,我懂;
沒想到,你忽然略過我的生命,照亮了我的人生之同時,亦帶來了另一種痛。
我會把這一種心痛感覺牢牢的記着,因為這一種痛是屬於你。從你走後開始,我心裡便留了一個無人可佔的位置給你。對你的思念,是我得到正面能量的來源。所以我不希望有任何枯萎式的想念。同樣,也希望我的MJ Family能接收到這份能量。此時此刻,我不知道可以為你做些什麼,替你說些什麼。貴為百年難得一遇的天王,雖然你走了,但到了今天,你的故事,你的一切,依然是媒體的焦點。因為我愚昧,沒有了你親身的回應,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找尋相關資料,希望可以貼近真相。當然,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做法,不一定會成功,但我仍會做。
在飛機上看了”Michael Jackson – Where’s the money”節目,有點負面。部份內容是真確,只是表達手法,令人聽上來,感覺不大舒服。這個圍繞你的經濟問題,我相信你在時,你不會回應。你不在時,沒有人可以回應。沒有了理據的支援,像羅生門一樣沒答案。
今天又看了另一個片斷”The Man Behind Michael Jackson”,說的是Tohme Tohme這個負責了管理你所有資產和日常起居生活的人。這個片斷的內容,交由大家各自去判斷。當中有一段你與心理醫生的對話,告訴了我在你身邊的,好像只有吸血鬼,沒有一個可信的人。腦海又一次充滿疑問,好多問題要問你。你對這個人認識有多深?為什麼你會授權他做這些?為什麼你不發覺有異樣?為什麼……這些為什麼,現在已變得不再重要,只希望這個狀況不會影響到孩子們日後的生活。
好想你!我努力去接受事實,盡力克服不會忘記的傷痛,學習你的積極和正面。一切都是因為你。寄望在夢境中跟你相遇,依然希望可以與你一同經歷童夢。可以嗎?
不知為何,忽然又勾起了這個痛苦的印記。真的對不起,在這個晚上,我給予自己一點任性的空間,任由自己毫無顧忌的去想你。
上帝待我不薄,祂在我生命裡不同的時期安排了不同的痛楚。
經歷過刻骨銘心的愛情,全情投入後換來的只有錐心泣血之痛,我懂;
嘗試過失去親人的悲傷,一種遺憾,內疚自責的傷痛,我懂;
沒想到,你忽然略過我的生命,照亮了我的人生之同時,亦帶來了另一種痛。
我會把這一種心痛感覺牢牢的記着,因為這一種痛是屬於你。從你走後開始,我心裡便留了一個無人可佔的位置給你。對你的思念,是我得到正面能量的來源。所以我不希望有任何枯萎式的想念。同樣,也希望我的MJ Family能接收到這份能量。此時此刻,我不知道可以為你做些什麼,替你說些什麼。貴為百年難得一遇的天王,雖然你走了,但到了今天,你的故事,你的一切,依然是媒體的焦點。因為我愚昧,沒有了你親身的回應,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找尋相關資料,希望可以貼近真相。當然,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做法,不一定會成功,但我仍會做。
在飛機上看了”Michael Jackson – Where’s the money”節目,有點負面。部份內容是真確,只是表達手法,令人聽上來,感覺不大舒服。這個圍繞你的經濟問題,我相信你在時,你不會回應。你不在時,沒有人可以回應。沒有了理據的支援,像羅生門一樣沒答案。
今天又看了另一個片斷”The Man Behind Michael Jackson”,說的是Tohme Tohme這個負責了管理你所有資產和日常起居生活的人。這個片斷的內容,交由大家各自去判斷。當中有一段你與心理醫生的對話,告訴了我在你身邊的,好像只有吸血鬼,沒有一個可信的人。腦海又一次充滿疑問,好多問題要問你。你對這個人認識有多深?為什麼你會授權他做這些?為什麼你不發覺有異樣?為什麼……這些為什麼,現在已變得不再重要,只希望這個狀況不會影響到孩子們日後的生活。
好想你!我努力去接受事實,盡力克服不會忘記的傷痛,學習你的積極和正面。一切都是因為你。寄望在夢境中跟你相遇,依然希望可以與你一同經歷童夢。可以嗎?
Thursday, December 3, 2009
Thursday, November 26, 2009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手點畫致敬MJ活動
資料來源︰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Michael Jackson的手點畫活動(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是得到MJ家人及親近朋友們支持的一個致敬記念的活動。要致敬,要記念MJ的人,全世界都有。為了讓大家釋出對他的思念,這個活動來了一個有意思的概念,就是邀請世界各地愛他的人,到網站登記,然後藝術家David Ilan會以一點代表一個人的方式,以點畫法 (pointillism)繪畫MJ。
這個活動已經開始了,歡迎愛他的你到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網站登記,請你記住,這會是一輩子的記念。我是十分支持,行動比說話來得實際。
大家先看看介紹片斷︰
關於點畫法的進度,大家可到網站中按Portrait Update(左上角)查看的。
上次的This is it馬賽克我上載了自己的資料,不知什麼原因,就是找不到自己那一點。多失望!我不會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今次已確定自己登記成功,並已得到手點號碼 (Dot number)。
成功登記後,請登入,然後查看Portfolio,你便會看到你的Dot number。
查看步驟(一)
輸入你電郵各密碼登入。
查看步驟(二)
選擇Profile,按下。
特別鳴謝Papillon Noii 令本人知道這個活動及小魔羯MJ的提醒。
~~~~~~~~~~~~~~~~~~~~~~~~~~~~~~~~~~~~~~~
A message for English Reader:
Information Source :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event of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If not, please go to the website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Read yet? Good! This is a tribute program for our beloved Michael Jackson. I’m sure you want to be part of it, like me.
May I invite you to join it? This is a life long memorial event. Once the portrait is done, it’ll be forever. This means a lot to me. I do believe that action is better than talk.
You can check the portrait status by clicking "Portrait Update".
I was so regret about the “This is it” Mosaic last time. I registered but no idea why I couldn’t find myself. Maybe something I did wrong, but I won’t let regret happen again. This time I ensure my registration successful.
Please register first and login, check your portfolio file, and you’ll see your dot number.
A special thanks to Papillon Noii for letting me know this event and 小魔羯MJ for reminding me.
Kakashi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more people, so I post it to MJFaith website as well, you are welcome to let me know your comment.
Michael Jackson的手點畫活動(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是得到MJ家人及親近朋友們支持的一個致敬記念的活動。要致敬,要記念MJ的人,全世界都有。為了讓大家釋出對他的思念,這個活動來了一個有意思的概念,就是邀請世界各地愛他的人,到網站登記,然後藝術家David Ilan會以一點代表一個人的方式,以點畫法 (pointillism)繪畫MJ。
這個活動已經開始了,歡迎愛他的你到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網站登記,請你記住,這會是一輩子的記念。我是十分支持,行動比說話來得實際。
大家先看看介紹片斷︰
關於點畫法的進度,大家可到網站中按Portrait Update(左上角)查看的。
上次的This is it馬賽克我上載了自己的資料,不知什麼原因,就是找不到自己那一點。多失望!我不會讓這種情況再次發生,今次已確定自己登記成功,並已得到手點號碼 (Dot number)。
成功登記後,請登入,然後查看Portfolio,你便會看到你的Dot number。
查看步驟(一)
輸入你電郵各密碼登入。
查看步驟(二)
選擇Profile,按下。
查看步驟(三)
然後你可看到你的Dot number。
特別鳴謝Papillon Noii 令本人知道這個活動及小魔羯MJ的提醒。
~~~~~~~~~~~~~~~~~~~~~~~~~~~~~~~~~~~~~~~
A message for English Reader:
Information Source :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event of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If not, please go to the website Michael Jackson Tribute Portrait.
Read yet? Good! This is a tribute program for our beloved Michael Jackson. I’m sure you want to be part of it, like me.
May I invite you to join it? This is a life long memorial event. Once the portrait is done, it’ll be forever. This means a lot to me. I do believe that action is better than talk.
You can check the portrait status by clicking "Portrait Update".
I was so regret about the “This is it” Mosaic last time. I registered but no idea why I couldn’t find myself. Maybe something I did wrong, but I won’t let regret happen again. This time I ensure my registration successful.
Please register first and login, check your portfolio file, and you’ll see your dot number.
A special thanks to Papillon Noii for letting me know this event and 小魔羯MJ for reminding me.
Kakashi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more people, so I post it to MJFaith website as well, you are welcome to let me know your comment.
Sunday, November 22, 2009
MTV SHOULD BE STOPPED
我是2009年11月21日下午12:45左右在噗上看到一則留言,然後馬上跑到FB看過究竟。這是關於MTV想將"King of Pop"的美譽從Michael Jackson身上取走,再冠名給Robbie Williams。我無意冒犯Robbie Williams,但是要將他跟Michael Jackson相比下去,就像是要拿一個成年人和孩童的成績作比較,沒意思,又無謂。
昨天,一看這個留言便飛奔到噗上,希望盡快讓愛他的人知道,直至現在才有時間在這裡整理。
首先要先讓大家弄清楚,"King of Pop"這個非正式的美譽是MJ的好友Elizabeth Taylor在1989年的一個音樂頒獎禮頒獎給MJ時由衷的讚許而冠名。這不是一個正式的名銜,但從那一刻開始,全世界都都接受了。有片為證:
Michael Jackson是創立音樂加上影像,將歌曲的意境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眼前,這就是眾所周知的MTV。沒有Michael Jackson,何來有MTV。中國人有句說話:「飲水思源」。所以MTV有這個想法,既不合情,更不合理。憑什麼理據叫人信服?
我不能代表什麼,但是一個肯定的事實,Michael Jackson永遠都是King of Pop。他顯赫的專銜,無人可替。
外國的粉絲在網上已發起名為 STOP MTV FROM TAKING THE KING OF POP TITLE FROM MICHAEL JACKSON 簽名運動反對MTV,簽署數字到目前已接近4600個,距離目標5000個,尚欠一少步。
我知道從昨晚,消息一出,已有不少粉絲簽署了,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特別鳴謝七月半之鴨及Jiana Bacardi。
For English (not exactly translation of the above article):
Dear Fans,
Sorry that I cannot translate my every article in English. For this one, I would like to tell everyone who loves Michael Jackson about the news of MTV, which wants to “Taking the ‘King of Pop’ title from Michael Jackson”. For me, that’s ridiculous. Everyone knew that Michael Jackson translated his songs into music and images to make it visible. That is the formation of music video (MTV). If no Michael Jackson, how can the MTV be formed.
Besides, the title of “King of Pop” was not given by MTV, it was given by Elizabeth Taylor at a music ceremony in year 1989 (you can refer to the attached video above). This is an unofficial title, and the whole world accepted it at the moment.
Please clear your mind and be honest, and see how much that Michael Jackson contributed to the music, to the society and to the world. I don’t want to talk that much,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go to “STOP MTV FROM TAKING THE KING OF POP TITLE FROM MICHAEL JACKSON”.
"Michael Jackson will always be the ONE and ONLY KING OF POP, ROCK AND SOUL".
Yours faithfully,
Kakashi
P.S. A special thanks to 七月半之鴨 and Jiana Bacardi for letting me know the news.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more people, so I post it to MJFaith website as well, you are welcome to let me know your comment.
昨天,一看這個留言便飛奔到噗上,希望盡快讓愛他的人知道,直至現在才有時間在這裡整理。
首先要先讓大家弄清楚,"King of Pop"這個非正式的美譽是MJ的好友Elizabeth Taylor在1989年的一個音樂頒獎禮頒獎給MJ時由衷的讚許而冠名。這不是一個正式的名銜,但從那一刻開始,全世界都都接受了。有片為證:
Michael Jackson是創立音樂加上影像,將歌曲的意境立體地展現在觀眾眼前,這就是眾所周知的MTV。沒有Michael Jackson,何來有MTV。中國人有句說話:「飲水思源」。所以MTV有這個想法,既不合情,更不合理。憑什麼理據叫人信服?
我不能代表什麼,但是一個肯定的事實,Michael Jackson永遠都是King of Pop。他顯赫的專銜,無人可替。
外國的粉絲在網上已發起名為 STOP MTV FROM TAKING THE KING OF POP TITLE FROM MICHAEL JACKSON 簽名運動反對MTV,簽署數字到目前已接近4600個,距離目標5000個,尚欠一少步。
我知道從昨晚,消息一出,已有不少粉絲簽署了,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特別鳴謝七月半之鴨及Jiana Bacardi。
For English (not exactly translation of the above article):
Dear Fans,
Sorry that I cannot translate my every article in English. For this one, I would like to tell everyone who loves Michael Jackson about the news of MTV, which wants to “Taking the ‘King of Pop’ title from Michael Jackson”. For me, that’s ridiculous. Everyone knew that Michael Jackson translated his songs into music and images to make it visible. That is the formation of music video (MTV). If no Michael Jackson, how can the MTV be formed.
Besides, the title of “King of Pop” was not given by MTV, it was given by Elizabeth Taylor at a music ceremony in year 1989 (you can refer to the attached video above). This is an unofficial title, and the whole world accepted it at the moment.
Please clear your mind and be honest, and see how much that Michael Jackson contributed to the music, to the society and to the world. I don’t want to talk that much, for more details, please go to “STOP MTV FROM TAKING THE KING OF POP TITLE FROM MICHAEL JACKSON”.
"Michael Jackson will always be the ONE and ONLY KING OF POP, ROCK AND SOUL".
Yours faithfully,
Kakashi
P.S. A special thanks to 七月半之鴨 and Jiana Bacardi for letting me know the news.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more people, so I post it to MJFaith website as well, you are welcome to let me know your comment.
Wednesday, November 18, 2009
【轉貼文章】MJJCN - 珍妮•傑克遜:醫生殺了我哥哥 [2009年12月4日更新]
寫於:2009年11月18日
更新:2009年12月4日
網上粉絲轉載了MJJCN的文章連結,是Janet Jackson的訪問。今早看了,心又開始痛,雙眼又開始發紅。我的天,我們的王,非常的掛念你!願你在天邊享受和平生活,歌唱你的美麗樂曲,只要你快樂。
Janet Jackson也不是普通人,除了演藝事業同樣出色之外,她最重要的身份就是Michael Jackson的妹妹。MJ疼愛這個妹妹,人所共知。生於演藝世家,兒時開始便過着不平凡的生活,他倆從小建立的兄妹情,非一般人能明白。MJ的離去,作為粉絲的我們都心痛如此,更何況是他的親人。因為MJ的死訊,收到各界慰問。猶記得那天Janet Jackson穿著整套白色衣裝,公開回應時所說了的兩句說話,是依然浮在腦海。她強忍着淚水的說︰「To you, Michael is an icon. To us, he is family.」那種無奈要接受離去的傷痛,是悲痛,又令人感動。我是多麼的想衝上前抱着她。
[以下六節片斷是在2009年12月4日補上]
第一節,共六節
第二節,共六節
第三節,共六節
第四節,共六節
第五節,共六節
第六節,共六節
我將Janet Jackson的訪問中文翻譯及英文本都轉貼過來。
~~~~~~~~~~~~~~~~~~~~~~~~~~~~~~~~~~~~~~~~~~~~~~~~~~~~~~
資料來源 ︰MJJCN 及 ABC News Entertainment
原文字體 ︰簡體
翻譯 ︰小麥
編輯 ︰畑鹿驚
日期 ︰2009年11月18日
2009年11月17日 - 在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去世5個多月後,妹妹珍妮•傑克遜(Janet Jackson)首度開口指責莫里醫生,「這個醫生應該被永久禁止行醫!」
「他是那個親手給邁克爾注射的人,」珍妮對ABC電視台記者羅賓•羅伯茨說道。「他應該爲此負責。」
邁克爾•傑克遜的私人醫生,莫裏現在依舊是本次流行樂之王之死,過失殺人案件的調查重點對象。莫裏已經承認給傑克遜注射了強效麻醉劑異丙酚,但是否認給他注射過任何能夠致死的藥物。
珍妮•傑克遜,MJ死後一直保持著沈默,對于自己心愛的哥哥邁克爾之死三緘其口從沒對媒體透露過自己的想法,但是就在本周三,11月18日,她將開口說出真相。
「這是非常難捱的一年」她說道,「已經發生的這一切,真的難以置信,無法接受。 我沒有一天不在想念邁克爾。」
珍妮回憶了6月25日那天在她得知邁克爾•傑克遜猝死前發生的一些事情,和之後如晴天霹靂一樣的打擊。
「當時我在紐約的家中。是我助手接的電話『你哥哥已經被送到醫院了。現在CNN正在直播。』」珍妮對羅伯茨說,「我打電話通知了所有人。不是占線就是沒人接聽。我聯系了媽媽,提托,我的侄子奧斯丁(Austin)和姐姐拉托亞(La Toya)。」
「我告訴他們到了醫院就給我電話。但是沒人給我回電話,所以我又打給他們,這樣我才知道邁克爾已經不在了……我不能相信這一切。」
珍妮說她和全家人都震驚了,無法接受這是真的。
「這就像是在做夢,不真實」珍妮說,「現在我還是不能相信他已經離開了。但是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雖然很痛苦。生活還要繼續,我明白我必須要面對它。」
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的舉行的邁克爾•傑克遜追思會上,沈浸在到場的所有愛著邁克爾的人所凝造的氣氛中,珍妮才終于能夠面對邁克爾已經離開的事實。
「邁克爾最喜歡的歌是《微笑》(Smile),在追思會上,傑梅恩(Jermaine)唱的很美,很美,這也是他最喜歡的歌……那個時候我意識到有種一切都結束的感覺,就在那個時候,」珍妮說著,傷感起來。
與邁克爾一起長大
珍妮出道以來賣出了1億張唱片,共獲得過5次格萊美大獎,是傑克遜家族9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在兄弟姐妹中,她表示和邁克爾是最親近的。
「我和邁克爾非常親密,」珍妮說,「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喜歡小孩子,我那時候就還是個孩子,我們經常在一起玩,一玩就是一整天。」
珍妮還回憶了他們小時候放學後如何玩耍,在位于加州恩西諾的家族別墅中一起餵食小動物。
「我們把所有的小動物都餵飽,照顧幼崽。所有的動物—長頸鹿,羊駝,綿羊,鹿,還有未滿周歲的小鹿。各種各樣的動物,各種鳥類,我記得那時候我一放學回家就帶回來很多幹草就像是要去牧場一樣。」珍妮說著。
隨後,珍妮把一些從小動物身上得到的靈感也融入了自己的音樂錄影帶中---這是她年少時的紀念。
生活在傑克遜五兄弟的光環之下,他們成爲美國最出名的家庭表演組合,當輪到珍妮選擇自己事業道路的時候,喬•傑克遜又成了引路者。
珍妮曾經夢想著上大學學習商業法律,但是由于父親的緣故她最終還是走上了演藝道路。
「我父親說‘我認爲你會比一個演員賺更多的錢……’確實是這樣」,珍妮說道,「很明顯,他看出了什麽,但是我真的要去那麽做麽?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喬•傑克遜,作爲家族的長者和這些孩子們成功背後的主要推動者,一直以來被邁克爾和其他孩子們形容成一個施虐逼迫孩子們上台演出的父親。
在今年7月份在Chris Connelly的訪談節目中,喬•傑克遜表示他的孩子們在舞台上表演,就想像正常生活一樣,並且否認自己曾經打過邁克爾,但是他承認那是一種舞台上的教育方式。喬•傑克遜說並不在意邁克爾後來對自己的那些評價。
「我那時候年紀還非常小,記不清到底多大,應該是沒到9歲,我記得當我叫他爸爸的時候,他回答『不』應該叫我約瑟夫,對你來說我就是約瑟夫’打那以後我就沒有再叫過他爸爸。」珍妮對羅伯茨說道。 我們叫凱瑟琳爲媽媽——每個孩子都叫她媽媽。我不知道這是爲什麽,也從未問過,隨他去吧,約瑟夫。」
「我非常渴望能夠過生日或者聖誕節……但是我的第一個生日派對是23歲那年。在那之前我從未過過一次生日,」珍妮說,「你知道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失去了什麽東西,但是那時候你又必須跟自己說——你錯過了你從未得到的東西再也補不回來了,你理解麽?——我成長得很快。」
珍妮最後一次見邁克爾是在她43歲生日的前兩天。
「我們互相開玩笑,我在他面前裝傻做著動作,邁克爾就坐在我跟前,」珍妮說,「當時我們笑的聲音很大,我故意在那裏做滑稽的動作給他看,而邁克爾就坐在那裏,就那麽開心得笑著。」
Speaking out five months after Michael Jackson's death, Janet Jackson placed blame on Dr. Conrad Murray, saying the doctor should no longer be allowed to practice medicine.
"He was the one that was administering," she told ABC's Robin Roberts. "I think he is responsible."
Michael Jackson's personal physician, Dr. Conrad Murray, remains the focus of a manslaught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op star's death. Murray has admitted to administering the anesthetic propofol, but has denied giving Michael anything that should have killed him.
Jackson, who has walled herself in silence, fiercely guarding her private thoughts about the death of her beloved brother, Michael, opened up to Roberts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that will air, Wednesday, Nov. 18 at 10 p.m. ET.
"It's been a tough year," she said. "You have your days where it's just really -- it's hard to believe. And a day doesn't go by that I don't think about him."
Jackson recounted the details of the morning of June 25, before she learned that Michael had collapsed, and her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I was at my house in New York. You know, another day. Another morning. And I get a call ... [my assistant] said, 'Your brother's been taken to the hospital. It's on CNN right now,'" she told Roberts. "I called everyone's. There's a line busy or -- someone wasn't picking up. I spoke to mother. I spoke to Tito. I spoke to my nephew Austin. I spoke to my sister La Toya."
"I told them to call me when they got to the hospital. And I remember thinking nobody's calling me back, so I tried calling again, and that's how I found out that he was no longer ... I couldn't believe it," she said.
Jackson said the she and the entire family were in a state of disbelief.
"It just didn't ring true to me. It felt like a dream," she said. "It's still so difficult for me to believe. It's, you know, you have to accept what is. But it's hard. You have to move on with your life. You have to accept what is and I understand that."
For Jackson, Michael's memorial service at the Staples Center in Los Angeles, where the late King of Pop was surrounded by love ones, helped her come to terms with her brother's death.
"My brother's favorite song is 'Smile.' And I thought Jermaine sang it beautifully, beautifully. And that's his favorite song as well. ...There being some sort of a closure, I suppose, at that time," she said, getting emotional.
Growing Up Jackson
Janet, who has sold 100 million records and became a five-time Grammy award-winning artist, was the youngest of nine children in the brood. Growing up, she said that she was always closest to Michael.
"We were incredibly close," she said, "A lot of similarities, his love for children and me being a baby. …We would practically do everything together from morning to night every day. Everyday."
She recalled how the two would play after school, feeding the animals together at the family's Hayvenhurst compound in Encino, Calif.
"We'd feed all the animals, took care of the babies. All the animals -- giraffes, mouflon sheep, deer, they had fawned. All kinds of animals, all kinds of birds. And I remember I would come home from school with the hay like I'm going to a ranch," she said.
In later years, she famously wore the key to the animal cages in all her music videos -- a memento from her youth.
But Jackson does not look back on all of her childhood memories as fondly.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Jackson 5, then the most famous family act in America, her father Joe Jackson took the reins when it came to her career.
Jackson, who once had dreams of going to college to study business law and pursuing an acting career, said her father changed her career path.
"My father said, 'I think you'll make more money singing than as an actress... And that was it," she said. "Obviously, he saw something. And it's sad that it takes away your childhood. If I had to do it all over again, would I go about it the same way? I would really have to think about that."
Joe Jackson, the patriarch and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his children's success, has been accused by Michael and others of being an abusive stage father. When asked by Roberts if her father was "abusive" or "old school," she said: "You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I'm the baby...I think it's old school. And that may extrapolate into -- a -- being a little abusive. Do you understand what I'm saying?"
In a July 2009 interview with Chris Connelly, Joe Jackson addressed accusations that his children sacrificed a normal childhood for life on the stage. Joe Jackson denied allegations of beating Michael, but admitted to spanking as a form of physical discipline. He said he did not regret any part of Michael's upbringing.
"I was very young, very young. I can't remember the exact age, but very young, younger than ten, younger than nine. ...I remember when I had called him daddy, and he said, 'No, you call me Joseph, I'm Joseph to you.' Never said it again," she told Roberts. "...We called mother -- everybody called mother, mother. So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why. And I've never asked. I've never questioned it. It is what it is, and I just let it go. Joseph."
"I would love to have experienc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celebrate Christmas and birthdays. ...I had my first birthday party when I was 23 years old. And I'd never celebrated my birthday before then," she said. "You kind of feel like you missed something. But then again, you have to, to say to yourself, it's like a catch-22 -- well, how can you miss what you didn't have? You know? I -- we grew up pretty quickly."
Two days before her 43rd birthday was the last time Jackson saw Michael.
"We had a lot of fun, laughing. ...I was being silly, acting silly. And he was sitting in front of me and just cracking up, laughing at me," she said. "I was being loud. And he thought it was so funny. I was just being stupid, acting silly."
~~~~~~~~~~~~~~~~~~~~~~~~~~~~~~~~~~~~~~~~~~~~~~~~~~~~~~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更新:2009年12月4日
網上粉絲轉載了MJJCN的文章連結,是Janet Jackson的訪問。今早看了,心又開始痛,雙眼又開始發紅。我的天,我們的王,非常的掛念你!願你在天邊享受和平生活,歌唱你的美麗樂曲,只要你快樂。
Janet Jackson也不是普通人,除了演藝事業同樣出色之外,她最重要的身份就是Michael Jackson的妹妹。MJ疼愛這個妹妹,人所共知。生於演藝世家,兒時開始便過着不平凡的生活,他倆從小建立的兄妹情,非一般人能明白。MJ的離去,作為粉絲的我們都心痛如此,更何況是他的親人。因為MJ的死訊,收到各界慰問。猶記得那天Janet Jackson穿著整套白色衣裝,公開回應時所說了的兩句說話,是依然浮在腦海。她強忍着淚水的說︰「To you, Michael is an icon. To us, he is family.」那種無奈要接受離去的傷痛,是悲痛,又令人感動。我是多麼的想衝上前抱着她。
[以下六節片斷是在2009年12月4日補上]
第一節,共六節
第二節,共六節
第三節,共六節
第四節,共六節
第五節,共六節
第六節,共六節
我將Janet Jackson的訪問中文翻譯及英文本都轉貼過來。
~~~~~~~~~~~~~~~~~~~~~~~~~~~~~~~~~~~~~~~~~~~~~~~~~~~~~~
資料來源 ︰MJJCN 及 ABC News Entertainment
原文字體 ︰簡體
翻譯 ︰小麥
編輯 ︰畑鹿驚
日期 ︰2009年11月18日
2009年11月17日 - 在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去世5個多月後,妹妹珍妮•傑克遜(Janet Jackson)首度開口指責莫里醫生,「這個醫生應該被永久禁止行醫!」
「他是那個親手給邁克爾注射的人,」珍妮對ABC電視台記者羅賓•羅伯茨說道。「他應該爲此負責。」
邁克爾•傑克遜的私人醫生,莫裏現在依舊是本次流行樂之王之死,過失殺人案件的調查重點對象。莫裏已經承認給傑克遜注射了強效麻醉劑異丙酚,但是否認給他注射過任何能夠致死的藥物。
珍妮•傑克遜,MJ死後一直保持著沈默,對于自己心愛的哥哥邁克爾之死三緘其口從沒對媒體透露過自己的想法,但是就在本周三,11月18日,她將開口說出真相。
「這是非常難捱的一年」她說道,「已經發生的這一切,真的難以置信,無法接受。 我沒有一天不在想念邁克爾。」
珍妮回憶了6月25日那天在她得知邁克爾•傑克遜猝死前發生的一些事情,和之後如晴天霹靂一樣的打擊。
「當時我在紐約的家中。是我助手接的電話『你哥哥已經被送到醫院了。現在CNN正在直播。』」珍妮對羅伯茨說,「我打電話通知了所有人。不是占線就是沒人接聽。我聯系了媽媽,提托,我的侄子奧斯丁(Austin)和姐姐拉托亞(La Toya)。」
「我告訴他們到了醫院就給我電話。但是沒人給我回電話,所以我又打給他們,這樣我才知道邁克爾已經不在了……我不能相信這一切。」
珍妮說她和全家人都震驚了,無法接受這是真的。
「這就像是在做夢,不真實」珍妮說,「現在我還是不能相信他已經離開了。但是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雖然很痛苦。生活還要繼續,我明白我必須要面對它。」
洛杉磯斯台普斯中心的舉行的邁克爾•傑克遜追思會上,沈浸在到場的所有愛著邁克爾的人所凝造的氣氛中,珍妮才終于能夠面對邁克爾已經離開的事實。
「邁克爾最喜歡的歌是《微笑》(Smile),在追思會上,傑梅恩(Jermaine)唱的很美,很美,這也是他最喜歡的歌……那個時候我意識到有種一切都結束的感覺,就在那個時候,」珍妮說著,傷感起來。
與邁克爾一起長大
珍妮出道以來賣出了1億張唱片,共獲得過5次格萊美大獎,是傑克遜家族9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在兄弟姐妹中,她表示和邁克爾是最親近的。
「我和邁克爾非常親密,」珍妮說,「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喜歡小孩子,我那時候就還是個孩子,我們經常在一起玩,一玩就是一整天。」
珍妮還回憶了他們小時候放學後如何玩耍,在位于加州恩西諾的家族別墅中一起餵食小動物。
「我們把所有的小動物都餵飽,照顧幼崽。所有的動物—長頸鹿,羊駝,綿羊,鹿,還有未滿周歲的小鹿。各種各樣的動物,各種鳥類,我記得那時候我一放學回家就帶回來很多幹草就像是要去牧場一樣。」珍妮說著。
隨後,珍妮把一些從小動物身上得到的靈感也融入了自己的音樂錄影帶中---這是她年少時的紀念。
生活在傑克遜五兄弟的光環之下,他們成爲美國最出名的家庭表演組合,當輪到珍妮選擇自己事業道路的時候,喬•傑克遜又成了引路者。
珍妮曾經夢想著上大學學習商業法律,但是由于父親的緣故她最終還是走上了演藝道路。
「我父親說‘我認爲你會比一個演員賺更多的錢……’確實是這樣」,珍妮說道,「很明顯,他看出了什麽,但是我真的要去那麽做麽?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
喬•傑克遜,作爲家族的長者和這些孩子們成功背後的主要推動者,一直以來被邁克爾和其他孩子們形容成一個施虐逼迫孩子們上台演出的父親。
在今年7月份在Chris Connelly的訪談節目中,喬•傑克遜表示他的孩子們在舞台上表演,就想像正常生活一樣,並且否認自己曾經打過邁克爾,但是他承認那是一種舞台上的教育方式。喬•傑克遜說並不在意邁克爾後來對自己的那些評價。
「我那時候年紀還非常小,記不清到底多大,應該是沒到9歲,我記得當我叫他爸爸的時候,他回答『不』應該叫我約瑟夫,對你來說我就是約瑟夫’打那以後我就沒有再叫過他爸爸。」珍妮對羅伯茨說道。 我們叫凱瑟琳爲媽媽——每個孩子都叫她媽媽。我不知道這是爲什麽,也從未問過,隨他去吧,約瑟夫。」
「我非常渴望能夠過生日或者聖誕節……但是我的第一個生日派對是23歲那年。在那之前我從未過過一次生日,」珍妮說,「你知道那種感覺就像是你失去了什麽東西,但是那時候你又必須跟自己說——你錯過了你從未得到的東西再也補不回來了,你理解麽?——我成長得很快。」
珍妮最後一次見邁克爾是在她43歲生日的前兩天。
「我們互相開玩笑,我在他面前裝傻做著動作,邁克爾就坐在我跟前,」珍妮說,「當時我們笑的聲音很大,我故意在那裏做滑稽的動作給他看,而邁克爾就坐在那裏,就那麽開心得笑著。」
Speaking out five months after Michael Jackson's death, Janet Jackson placed blame on Dr. Conrad Murray, saying the doctor should no longer be allowed to practice medicine.
"He was the one that was administering," she told ABC's Robin Roberts. "I think he is responsible."
Michael Jackson's personal physician, Dr. Conrad Murray, remains the focus of a manslaught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op star's death. Murray has admitted to administering the anesthetic propofol, but has denied giving Michael anything that should have killed him.
Jackson, who has walled herself in silence, fiercely guarding her private thoughts about the death of her beloved brother, Michael, opened up to Roberts in an exclusive interview that will air, Wednesday, Nov. 18 at 10 p.m. ET.
"It's been a tough year," she said. "You have your days where it's just really -- it's hard to believe. And a day doesn't go by that I don't think about him."
Jackson recounted the details of the morning of June 25, before she learned that Michael had collapsed, and her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
"I was at my house in New York. You know, another day. Another morning. And I get a call ... [my assistant] said, 'Your brother's been taken to the hospital. It's on CNN right now,'" she told Roberts. "I called everyone's. There's a line busy or -- someone wasn't picking up. I spoke to mother. I spoke to Tito. I spoke to my nephew Austin. I spoke to my sister La Toya."
"I told them to call me when they got to the hospital. And I remember thinking nobody's calling me back, so I tried calling again, and that's how I found out that he was no longer ... I couldn't believe it," she said.
Jackson said the she and the entire family were in a state of disbelief.
"It just didn't ring true to me. It felt like a dream," she said. "It's still so difficult for me to believe. It's, you know, you have to accept what is. But it's hard. You have to move on with your life. You have to accept what is and I understand that."
For Jackson, Michael's memorial service at the Staples Center in Los Angeles, where the late King of Pop was surrounded by love ones, helped her come to terms with her brother's death.
"My brother's favorite song is 'Smile.' And I thought Jermaine sang it beautifully, beautifully. And that's his favorite song as well. ...There being some sort of a closure, I suppose, at that time," she said, getting emotional.
Growing Up Jackson
Janet, who has sold 100 million records and became a five-time Grammy award-winning artist, was the youngest of nine children in the brood. Growing up, she said that she was always closest to Michael.
"We were incredibly close," she said, "A lot of similarities, his love for children and me being a baby. …We would practically do everything together from morning to night every day. Everyday."
She recalled how the two would play after school, feeding the animals together at the family's Hayvenhurst compound in Encino, Calif.
"We'd feed all the animals, took care of the babies. All the animals -- giraffes, mouflon sheep, deer, they had fawned. All kinds of animals, all kinds of birds. And I remember I would come home from school with the hay like I'm going to a ranch," she said.
In later years, she famously wore the key to the animal cages in all her music videos -- a memento from her youth.
But Jackson does not look back on all of her childhood memories as fondly.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Jackson 5, then the most famous family act in America, her father Joe Jackson took the reins when it came to her career.
Jackson, who once had dreams of going to college to study business law and pursuing an acting career, said her father changed her career path.
"My father said, 'I think you'll make more money singing than as an actress... And that was it," she said. "Obviously, he saw something. And it's sad that it takes away your childhood. If I had to do it all over again, would I go about it the same way? I would really have to think about that."
Joe Jackson, the patriarch and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his children's success, has been accused by Michael and others of being an abusive stage father. When asked by Roberts if her father was "abusive" or "old school," she said: "You have to keep in mind that I'm the baby...I think it's old school. And that may extrapolate into -- a -- being a little abusive. Do you understand what I'm saying?"
In a July 2009 interview with Chris Connelly, Joe Jackson addressed accusations that his children sacrificed a normal childhood for life on the stage. Joe Jackson denied allegations of beating Michael, but admitted to spanking as a form of physical discipline. He said he did not regret any part of Michael's upbringing.
"I was very young, very young. I can't remember the exact age, but very young, younger than ten, younger than nine. ...I remember when I had called him daddy, and he said, 'No, you call me Joseph, I'm Joseph to you.' Never said it again," she told Roberts. "...We called mother -- everybody called mother, mother. So I don't know, I don't know why. And I've never asked. I've never questioned it. It is what it is, and I just let it go. Joseph."
"I would love to have experienc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celebrate Christmas and birthdays. ...I had my first birthday party when I was 23 years old. And I'd never celebrated my birthday before then," she said. "You kind of feel like you missed something. But then again, you have to, to say to yourself, it's like a catch-22 -- well, how can you miss what you didn't have? You know? I -- we grew up pretty quickly."
Two days before her 43rd birthday was the last time Jackson saw Michael.
"We had a lot of fun, laughing. ...I was being silly, acting silly. And he was sitting in front of me and just cracking up, laughing at me," she said. "I was being loud. And he thought it was so funny. I was just being stupid, acting silly."
~~~~~~~~~~~~~~~~~~~~~~~~~~~~~~~~~~~~~~~~~~~~~~~~~~~~~~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Wednesday, November 11, 2009
延續信念 - 他˙栽種的花
從一開始,他就把愛的種子撒落大地,他細心灌溉,努力培養,令花兒盛放。這種花有一種特質,不是一般人可以種出成果。花兒需要的不是陽光、不是肥沃的泥土,也不是水。
他十分慷慨,願與人分享這種珍貴之花。只要你願意,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這種花。他不斷的將園圃裡的花,送給大家。可惜,綻放的花朵,世人看不見;花香處處,沒有人聞得到。人有權看不見、聞不到,但無權將花朵踐踏摧殘。雖然花開得燦爛,花香又撲鼻,但花兒最終被毀。他並沒有氣餒,把手上的種子,重新栽種。往後的歲月,人依然不懂欣賞,人依然不會珍惜。
那天,他突然走了,離開了他用生命培育的花兒。那一刻,花兒低了頭,有點暗淡,但沒有枯萎。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經過了這個園圃,她第一次看到這種珍貴的花;雖然暗淡,但仍然美麗。她被吸引着,停下了腳步,細心欣賞。暗淡的花兒發覺了她,終於按奈不住的問她為什麼一直看着自己。這個她,很傻,坦白的說:「花兒,你很美啊!但無光澤,還有點虛弱。」花兒帶傷感的告訴她,園圃主人的故事。主人走了,令園圃裡的花朵沒人打理了。
這個她,很傻,聽了花兒所說,就只懂得哭。她的淚水,滴進了在園圃內的地上。此刻,花瓣上的顏色,明顯地有光澤,花兒多了一點氣息。傻了眼的她,望着花兒的轉變,不懂發問。花兒知道她心裡的疑問,跟她說:「謝謝你給了我需要的養份。我需要的並不是一般植物需要的陽光、肥沃的泥土和水。而是『愛』。」花兒又再感恩的說:「噢!我忘了介紹自己,您好,我的名字叫愛之花。」
這個她,擦一擦面上的淚水,告訴花兒:「你需要的養份,並不是我給你的。我一踏進來,你的養份已經存在,只是你一直低下頭來,沒有把養份吸收而已。」
此一刻的她,明白到為何會經過這個園圃。她,望了天邊一眼,再回望着花兒說:「雖然我不一定能種出成果,但我會在這裡,繼續灌溉,讓你繼續盛放。」
愚笨如她也明白他的意思。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他十分慷慨,願與人分享這種珍貴之花。只要你願意,任何人都可以得到這種花。他不斷的將園圃裡的花,送給大家。可惜,綻放的花朵,世人看不見;花香處處,沒有人聞得到。人有權看不見、聞不到,但無權將花朵踐踏摧殘。雖然花開得燦爛,花香又撲鼻,但花兒最終被毀。他並沒有氣餒,把手上的種子,重新栽種。往後的歲月,人依然不懂欣賞,人依然不會珍惜。
那天,他突然走了,離開了他用生命培育的花兒。那一刻,花兒低了頭,有點暗淡,但沒有枯萎。
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經過了這個園圃,她第一次看到這種珍貴的花;雖然暗淡,但仍然美麗。她被吸引着,停下了腳步,細心欣賞。暗淡的花兒發覺了她,終於按奈不住的問她為什麼一直看着自己。這個她,很傻,坦白的說:「花兒,你很美啊!但無光澤,還有點虛弱。」花兒帶傷感的告訴她,園圃主人的故事。主人走了,令園圃裡的花朵沒人打理了。
這個她,很傻,聽了花兒所說,就只懂得哭。她的淚水,滴進了在園圃內的地上。此刻,花瓣上的顏色,明顯地有光澤,花兒多了一點氣息。傻了眼的她,望着花兒的轉變,不懂發問。花兒知道她心裡的疑問,跟她說:「謝謝你給了我需要的養份。我需要的並不是一般植物需要的陽光、肥沃的泥土和水。而是『愛』。」花兒又再感恩的說:「噢!我忘了介紹自己,您好,我的名字叫愛之花。」
這個她,擦一擦面上的淚水,告訴花兒:「你需要的養份,並不是我給你的。我一踏進來,你的養份已經存在,只是你一直低下頭來,沒有把養份吸收而已。」
此一刻的她,明白到為何會經過這個園圃。她,望了天邊一眼,再回望着花兒說:「雖然我不一定能種出成果,但我會在這裡,繼續灌溉,讓你繼續盛放。」
愚笨如她也明白他的意思。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Monday, November 9, 2009
你願意延續MJ的信念嗎?
背景資料
2009年11月5日MJFaith網站版主Mr. Frank跟畑鹿驚在網絡上聯絡過,Mr. Frank問畑鹿驚如何可以延續MJ的信念,嘩!這條問題好像在問我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一樣……好深奧,有一刻停頓再回氣的反應。 (Mr. Frank,不好意思,幸好你看不見當時我在滴汗。) 其實Mr. Frank問得一點也沒錯,因為我認識了MJ之後,為他建立一個的部落格,目的就正正是要延續MJ的信念。但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實踐。
第二條問題,就是MJ Family是怎樣出來。嚴格來說,以一家人的互相稱呼是源於合葬的噗,而我就因為這樣在Plurk上稱呼大家做MJ Family。
MJ的信念
那到底MJ有什麼信念要延續?先來說說近的,有看過This is it,都應該知道他非常關注已病入高盲的地球。要愛惜我們身處的地球,這是要延續的信念之一。要知道This is it並不是一個終結,相反是喚醒世人的序曲。
還有1985年的We Are The World,1992年的Heal the World等等的歌曲,都在呼籲大家互相關懷,傳遞愛的信息。而1991年的Black or White是來告訴大家應無分種族,平等互愛,亦是要延續的信念之一。
一直以來,他每到一處地方,都會到該處的孤兒院探望兒童,更對病患兒童愛護有加;只要他能做的,只要孩子們有需要,他都會盡力協助。孩童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把一下代教好,是成年人的責任,這才令人類的未來有希望。這種大愛,也是要延續的信念一。
總括來說是,MJ那種無私的奉獻,關懷世界,愛護人類的心,就要靠大家同心去發揚。這個就是MJFaith網站誕生的目的。
要延續信念,是說易行難。我個人認為,當中還包括要改變一些根深柢固的生活習慣,不會是一時三刻便可以達成。希望是按步就班而去。
MJFaith新建構的建議
MJFaith還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歡迎有意的人成為共同作者,去建構一個延續信念的網站。另一個就是提供了一個開放平台去分享資訊。
我個人非常尊重大家各自對MJ懷念的方法,因為這是個人自由。我看到很多人為他建立了用心又有意思的部落格和網站。這令版主Mr. Frank有個想法,他希望能設立一個能讓大家一起參與的地方。簡單一點說是在MJFaith網站建立MJ的資料庫,然後連結每一位MJ Family成員的部落格、網站與聯絡方式。這可以令資料集中一點,方便有興趣的人一個一個點進去看。
Mr. Frank要建立的MJ資料庫,當中是歡迎大家上載任何相關於他的文章,文章的內容都著名你個人的聯絡方式及網站。然後在每年的6月25日和8月29日都會把整個網站列印下來寄給MJ的親人。
搜集意見
(一) 我希望大家可以踴躍發表你的意見,我會先綜合大家意見後,再交給Mr- Frank,相信這樣會方便他整理。請大家將意見留在我的部落格或發送致smng.mj@gmail.com上,盡量給予明確說明,方便溝通及處理,最終處理權,會交回給Mr. Frank決定。
(二) 如果你不介意將你的部落格或網站連結到MJFaith我話,也請你留下資料給我。 所需資料︰
• 你的名稱 (暱稱也可以,如真的需要真實姓名時再各大家索取,不介意的可直接留給我的),
• 網址及
• 聯繫方式發送致smng.mj@gmail.com
• 為方便整理, 如以電郵發送, 請在標題上註明 “延續MJ的信念”
非常感謝!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2009年11月5日MJFaith網站版主Mr. Frank跟畑鹿驚在網絡上聯絡過,Mr. Frank問畑鹿驚如何可以延續MJ的信念,嘩!這條問題好像在問我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一樣……好深奧,有一刻停頓再回氣的反應。 (Mr. Frank,不好意思,幸好你看不見當時我在滴汗。) 其實Mr. Frank問得一點也沒錯,因為我認識了MJ之後,為他建立一個的部落格,目的就正正是要延續MJ的信念。但現在遇到的問題就是,如何實踐。
第二條問題,就是MJ Family是怎樣出來。嚴格來說,以一家人的互相稱呼是源於合葬的噗,而我就因為這樣在Plurk上稱呼大家做MJ Family。
MJ的信念
那到底MJ有什麼信念要延續?先來說說近的,有看過This is it,都應該知道他非常關注已病入高盲的地球。要愛惜我們身處的地球,這是要延續的信念之一。要知道This is it並不是一個終結,相反是喚醒世人的序曲。
還有1985年的We Are The World,1992年的Heal the World等等的歌曲,都在呼籲大家互相關懷,傳遞愛的信息。而1991年的Black or White是來告訴大家應無分種族,平等互愛,亦是要延續的信念之一。
一直以來,他每到一處地方,都會到該處的孤兒院探望兒童,更對病患兒童愛護有加;只要他能做的,只要孩子們有需要,他都會盡力協助。孩童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把一下代教好,是成年人的責任,這才令人類的未來有希望。這種大愛,也是要延續的信念一。
總括來說是,MJ那種無私的奉獻,關懷世界,愛護人類的心,就要靠大家同心去發揚。這個就是MJFaith網站誕生的目的。
要延續信念,是說易行難。我個人認為,當中還包括要改變一些根深柢固的生活習慣,不會是一時三刻便可以達成。希望是按步就班而去。
MJFaith新建構的建議
MJFaith還有兩個特點,一個是歡迎有意的人成為共同作者,去建構一個延續信念的網站。另一個就是提供了一個開放平台去分享資訊。
我個人非常尊重大家各自對MJ懷念的方法,因為這是個人自由。我看到很多人為他建立了用心又有意思的部落格和網站。這令版主Mr. Frank有個想法,他希望能設立一個能讓大家一起參與的地方。簡單一點說是在MJFaith網站建立MJ的資料庫,然後連結每一位MJ Family成員的部落格、網站與聯絡方式。這可以令資料集中一點,方便有興趣的人一個一個點進去看。
Mr. Frank要建立的MJ資料庫,當中是歡迎大家上載任何相關於他的文章,文章的內容都著名你個人的聯絡方式及網站。然後在每年的6月25日和8月29日都會把整個網站列印下來寄給MJ的親人。
搜集意見
(一) 我希望大家可以踴躍發表你的意見,我會先綜合大家意見後,再交給Mr- Frank,相信這樣會方便他整理。請大家將意見留在我的部落格或發送致smng.mj@gmail.com上,盡量給予明確說明,方便溝通及處理,最終處理權,會交回給Mr. Frank決定。
(二) 如果你不介意將你的部落格或網站連結到MJFaith我話,也請你留下資料給我。 所需資料︰
• 你的名稱 (暱稱也可以,如真的需要真實姓名時再各大家索取,不介意的可直接留給我的),
• 網址及
• 聯繫方式發送致smng.mj@gmail.com
• 為方便整理, 如以電郵發送, 請在標題上註明 “延續MJ的信念”
非常感謝!
附註︰
本人亦同步將此文章發放於MJFaith網站中,歡迎各位在這裡或MJFaith網站留下你的寶貴意見,讓更多人分享。
Saturday, November 7, 2009
【轉貼文章】第七篇 - 搞曖昧的高手
原文作者 ︰袁瓊瓊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過世之後,各類奇聞軼事滿天飛,其中一則,據說是麥可家人的發言。雖然常理來推,這種話在這種時候出現,完全不合理。那就是,麥可的姊姊拉托雅的話,她認為麥可到死應該都還是處男。
全世界上最難對抗的事便是成見。公眾最初相信麥可傑克遜不喜歡女人,之後又相信他連男人也不喜歡,只喜歡男童。大約是他死後,才肯定他也不喜歡男童,因此,沒有選項了。他非是個五十歲的老處男不可。
前面說過麥可傑克遜有性潔癖。關於「潔癖」兩字,不知道為什麼在現代變成了詆譭。說一個人有潔癖,彷彿在指稱他有某種缺陷,像蒙古症或智商不足之類。其實,潔癖代表的是某些對自己的要求。某些我們不希望觸碰和被觸碰的範圍。在麥可傑克遜,就是性。這一直是他無法自然去面對的事。然而不代表他不了解。
看他的演出,很難讓人相信他會不懂什麼叫性。麥可完全理解哪些事情可以誘發歌迷的尖叫。他幾乎每次演出都會脫衣服,他的衣服就是穿上台來脫的。他的「脫」不是裸露,而純粹只是誘發觀者的想像,因為往往衣服裡面還有衣服。這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看多了脫衣舞得到的靈感。他許多表演,包括 1995 的全美音樂獎,和 2001 年的週年紀念演出,都是盛裝上台,但是亮相後第一件事:他把衣扣拉開,褪到肩上,停頓。這時歌迷便開始尖叫,等他們叫夠之後,他才把另一邊也脫下來,往舞台下一甩。
沒有人比他更會「脫」,以及操控人的想像力。1999 年在韓國和慕尼黑的「 MJ & Friends 」的演出。跳「 Dangerous 」之前,上來替他換裝的是女化妝師。過去都是胖胖的大鬍子工作人員作這件事的。只見麥可側身向著舞台,手拿著帽子,煞有介事的撢著帽沿,化妝師就在他背後幫他整理頭髮。依我看,他頭髮完全不需要整理,那只不過是個作態,大螢幕上放映出來,髮型師抓著麥可的髮,東摸摸西拉拉,梳子刷兩下。重點是:一個女人,竟然這樣「觸碰」麥可。於是台下又爆發尖叫。幾乎就跟他每次巡演,挑女歌迷上台跟他共舞引發的效果一樣。附帶一提,這兩場演出沒有女歌迷上場。因此女化妝師的表演純粹是來催化舞台效果的。
性魅力的極致,一直是藏,而不是露。是「露的可能」讓人覺得性感,而不是一覽無遺。由此觀之,現在社會越來越中性化,跟女人露得越來越多不無關係。到處都可以看見女人的乳房,女人的屁股,套張愛玲的形容:「披掛在身上」,幾乎成了衣裝,不再有私密感和引誘力。我估量這情況越演越烈之後,男人性無能的病例一定也會增加。
麥可雖然在表演狀態時很懂得「脫」的效果,真實生活裡很是惜肉如金的。除了演出場面他會撕衣服之外,拍 MTV 一律都服裝整齊到底。但是,跟麗莎結婚之後,他居然全脫了。
這就是「 You are not alone 」 MTV,麥可和麗莎一起全裸演出。只在下半身遮了一條毛巾,當然麗莎只露了背,不過兩人在影片裡那種小兩口的親密甜蜜勁,的確不假。同年麥可為了宣傳唱片,曾經上網與歌友互動,當時他自己透露,全裸是他自己的構想。
從害羞進展到「不害羞」,我認為是一種對於性的自信的表態。能夠全裸示人,對瑪丹娜大約跟眨眼一樣簡單,對麥可卻完全是「人生的一大步」。如果他性生活美滿,並且持續,或許他會「長大」的比較快一點,但是他跟麗莎的婚姻只維持了不到兩年,之後他就又退回十三歲,而在性上,恢復到童男狀態。
關於麥可和麗莎到底感情如何,因為材料真的不多,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只好從占星上揣摩。麥可和麗莎兩個人月亮星座合相。心理學家容格對神秘學有興趣,曾經研究過四百多對夫妻的命盤,發現幾個「夫妻相」的特徵,其一便是月亮星座合相。月亮掌管人的內心,月亮合相,兩個人一定會有一見如故和莫名的前世今生之感。這樣說來,麥可一見麗莎就決定娶她的說法,倒也不完全是玩笑話。
另外,麗莎大有可能是麥可第一個性對象。
事實上,麥可傑克遜是搞曖昧的高手。在跟麗莎結婚之前,他的「惡習」之一是喜歡找女孩子「談心」。老女孩小女孩都有。而至少有 Naomi Cambell (跟他拍了「 In the Closet 」)和 Tatiana Thambtzen (跟他拍了「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表態過自己的心動,但是麥可毫無行動.... 不行動就是他可以把一幫子老女孩小女孩們電得神魂顛倒卻又全身而退的主要原因。
而他可以這麼的柳下惠,到他四十四歲在馬丁訪問裡才算揭了密。他坦承他害羞和害怕。對於性。
而以他對於性的抗拒,害怕與退縮,麗莎瑪麗能夠讓麥可「完成」這件事,那一定是她給予了麥可很大的安全感,使麥可感受到愛和包容,因而能夠完全的自在和放鬆。
兩個人從相愛到不能相容,我認為關鍵在麗莎一直想「拯救」麥可。
麥可死後,麗莎在自己部落格上貼了悼文,在離婚十四年之後,麗莎還在懊悔著自己「 failed to help 」麥可。她回憶兩個人當初的婚姻生活,麗莎寫:「在努力將他從自毀行為、揮之不去的吸血鬼們中拉出來的過程中,我變得疲憊、身心俱疲。」
麗莎所形容的麥可的自毀以及「吸血鬼們」到底是什麼,不容易猜測。但是這段話裡其實展現了一種意志,就是麗莎希望改變這個男人,並且全心全意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當一個人不覺得自己必須被改變,而另外一個人卻拼命想「拯救」你的時候,對於這種善意,如果不抗爭,顯然就必須忍受。
我猜測麥可的作法是忍受。或者說,是像所有男人的一貫作法,當作沒這回事。結果麗莎要求離婚。這個離婚其實是做為籌碼拋出去的,如果麥可不同意離婚,那就得同意讓她「拯救」。
會這樣判斷是因為後來發生的事。麗莎先提離婚,麥可不肯簽字。拖了八個月,才終於同意離婚。有可能是因為他這時知道自己快要作父親了。
1997 年,麥可的大兒子在二月份出生,麗莎瑪麗七月份在家中自殺。獲救後,麥可把她和她女兒接到倫敦照顧,當時他正在倫敦作「歷史」的世界巡迴。之後,兩個人還拖拖拉拉藕斷絲連直到 2002 年。雖然麥可 1999 年跟第二任妻子離婚,但是顯然無意和麗莎破鏡重圓。我猜他不想跟麗莎復合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麗莎依舊想「拯救」他。麗莎於是嫁給尼可拉斯凱吉,跟凱吉關係也沒搞好,一樣,不到兩年,離婚。
現在回頭看,麥可沒有被麗莎「拯救」到,似乎也一直過的蠻不錯,事業也沒垮掉,不但把「歷史」巡迴完成,還不斷繼續開演唱會,賣唱片,拿獎。現在從他公開的家庭錄影帶看,沒有麗莎,他似乎也過的滿快樂的。
反倒是麗莎,直到現在還念念不忘自己拯救不了麥可。分手之後,因為麥可不讓她拯救,鬱鬱寡歡數年。她大概到死也不會明白,她這樣努力要幫助這個男人,為什麼他不願意和她在一起。
我一向認為,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便是接受他的本相。就算他的確有地方需要拯救,可能要明白:那是他自己的責任,和權力。我們不可以代他承擔,也不必要為他承擔。
幫別人負責任是剝奪那個人成長的機會。更別說我們時常會判斷錯誤的。如果麗莎對麥可多一點信念,少一點拯救,說不定兩個人還是神仙伴侶呢。
~~~~~~~~~~~~~~~~~~~~~~~~~~~~~~~~~~~~~~~~~~~~~~~~~~~~~~
畑鹿驚之言:
看了這一篇,心裡多了許多疑問。
我沒有聽聞過Lisa Marie Presley曾經自殺過,更不知道MJ將Lisa和她女兒接到倫敦照顧。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1997年HIStory tour在倫敦演出時,Lisa的確有出席,在後台還與MJ手牽手的(這是有片為證)。在我看來,是朋友之間問好和親愛的表現,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另外,MJ好像從來沒有說過愛Debbie,他只說她是一個 nice person,結婚不是為了孩子嗎?
MJ從不會做越軌之事,所以說他倆拖拖拉拉藕斷絲連直到 2002 年,有誰可以證明。
~~~~~~~~~~~~~~~~~~~~~~~~~~~~~~~~~~~~~~~~~~~~~~~~~~~~~~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過世之後,各類奇聞軼事滿天飛,其中一則,據說是麥可家人的發言。雖然常理來推,這種話在這種時候出現,完全不合理。那就是,麥可的姊姊拉托雅的話,她認為麥可到死應該都還是處男。
全世界上最難對抗的事便是成見。公眾最初相信麥可傑克遜不喜歡女人,之後又相信他連男人也不喜歡,只喜歡男童。大約是他死後,才肯定他也不喜歡男童,因此,沒有選項了。他非是個五十歲的老處男不可。
前面說過麥可傑克遜有性潔癖。關於「潔癖」兩字,不知道為什麼在現代變成了詆譭。說一個人有潔癖,彷彿在指稱他有某種缺陷,像蒙古症或智商不足之類。其實,潔癖代表的是某些對自己的要求。某些我們不希望觸碰和被觸碰的範圍。在麥可傑克遜,就是性。這一直是他無法自然去面對的事。然而不代表他不了解。
看他的演出,很難讓人相信他會不懂什麼叫性。麥可完全理解哪些事情可以誘發歌迷的尖叫。他幾乎每次演出都會脫衣服,他的衣服就是穿上台來脫的。他的「脫」不是裸露,而純粹只是誘發觀者的想像,因為往往衣服裡面還有衣服。這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看多了脫衣舞得到的靈感。他許多表演,包括 1995 的全美音樂獎,和 2001 年的週年紀念演出,都是盛裝上台,但是亮相後第一件事:他把衣扣拉開,褪到肩上,停頓。這時歌迷便開始尖叫,等他們叫夠之後,他才把另一邊也脫下來,往舞台下一甩。
沒有人比他更會「脫」,以及操控人的想像力。1999 年在韓國和慕尼黑的「 MJ & Friends 」的演出。跳「 Dangerous 」之前,上來替他換裝的是女化妝師。過去都是胖胖的大鬍子工作人員作這件事的。只見麥可側身向著舞台,手拿著帽子,煞有介事的撢著帽沿,化妝師就在他背後幫他整理頭髮。依我看,他頭髮完全不需要整理,那只不過是個作態,大螢幕上放映出來,髮型師抓著麥可的髮,東摸摸西拉拉,梳子刷兩下。重點是:一個女人,竟然這樣「觸碰」麥可。於是台下又爆發尖叫。幾乎就跟他每次巡演,挑女歌迷上台跟他共舞引發的效果一樣。附帶一提,這兩場演出沒有女歌迷上場。因此女化妝師的表演純粹是來催化舞台效果的。
性魅力的極致,一直是藏,而不是露。是「露的可能」讓人覺得性感,而不是一覽無遺。由此觀之,現在社會越來越中性化,跟女人露得越來越多不無關係。到處都可以看見女人的乳房,女人的屁股,套張愛玲的形容:「披掛在身上」,幾乎成了衣裝,不再有私密感和引誘力。我估量這情況越演越烈之後,男人性無能的病例一定也會增加。
麥可雖然在表演狀態時很懂得「脫」的效果,真實生活裡很是惜肉如金的。除了演出場面他會撕衣服之外,拍 MTV 一律都服裝整齊到底。但是,跟麗莎結婚之後,他居然全脫了。
這就是「 You are not alone 」 MTV,麥可和麗莎一起全裸演出。只在下半身遮了一條毛巾,當然麗莎只露了背,不過兩人在影片裡那種小兩口的親密甜蜜勁,的確不假。同年麥可為了宣傳唱片,曾經上網與歌友互動,當時他自己透露,全裸是他自己的構想。
從害羞進展到「不害羞」,我認為是一種對於性的自信的表態。能夠全裸示人,對瑪丹娜大約跟眨眼一樣簡單,對麥可卻完全是「人生的一大步」。如果他性生活美滿,並且持續,或許他會「長大」的比較快一點,但是他跟麗莎的婚姻只維持了不到兩年,之後他就又退回十三歲,而在性上,恢復到童男狀態。
關於麥可和麗莎到底感情如何,因為材料真的不多,不得已退而求其次,只好從占星上揣摩。麥可和麗莎兩個人月亮星座合相。心理學家容格對神秘學有興趣,曾經研究過四百多對夫妻的命盤,發現幾個「夫妻相」的特徵,其一便是月亮星座合相。月亮掌管人的內心,月亮合相,兩個人一定會有一見如故和莫名的前世今生之感。這樣說來,麥可一見麗莎就決定娶她的說法,倒也不完全是玩笑話。
另外,麗莎大有可能是麥可第一個性對象。
事實上,麥可傑克遜是搞曖昧的高手。在跟麗莎結婚之前,他的「惡習」之一是喜歡找女孩子「談心」。老女孩小女孩都有。而至少有 Naomi Cambell (跟他拍了「 In the Closet 」)和 Tatiana Thambtzen (跟他拍了「 The Way You Make Me Feel 」)表態過自己的心動,但是麥可毫無行動.... 不行動就是他可以把一幫子老女孩小女孩們電得神魂顛倒卻又全身而退的主要原因。
而他可以這麼的柳下惠,到他四十四歲在馬丁訪問裡才算揭了密。他坦承他害羞和害怕。對於性。
而以他對於性的抗拒,害怕與退縮,麗莎瑪麗能夠讓麥可「完成」這件事,那一定是她給予了麥可很大的安全感,使麥可感受到愛和包容,因而能夠完全的自在和放鬆。
兩個人從相愛到不能相容,我認為關鍵在麗莎一直想「拯救」麥可。
麥可死後,麗莎在自己部落格上貼了悼文,在離婚十四年之後,麗莎還在懊悔著自己「 failed to help 」麥可。她回憶兩個人當初的婚姻生活,麗莎寫:「在努力將他從自毀行為、揮之不去的吸血鬼們中拉出來的過程中,我變得疲憊、身心俱疲。」
麗莎所形容的麥可的自毀以及「吸血鬼們」到底是什麼,不容易猜測。但是這段話裡其實展現了一種意志,就是麗莎希望改變這個男人,並且全心全意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當一個人不覺得自己必須被改變,而另外一個人卻拼命想「拯救」你的時候,對於這種善意,如果不抗爭,顯然就必須忍受。
我猜測麥可的作法是忍受。或者說,是像所有男人的一貫作法,當作沒這回事。結果麗莎要求離婚。這個離婚其實是做為籌碼拋出去的,如果麥可不同意離婚,那就得同意讓她「拯救」。
會這樣判斷是因為後來發生的事。麗莎先提離婚,麥可不肯簽字。拖了八個月,才終於同意離婚。有可能是因為他這時知道自己快要作父親了。
1997 年,麥可的大兒子在二月份出生,麗莎瑪麗七月份在家中自殺。獲救後,麥可把她和她女兒接到倫敦照顧,當時他正在倫敦作「歷史」的世界巡迴。之後,兩個人還拖拖拉拉藕斷絲連直到 2002 年。雖然麥可 1999 年跟第二任妻子離婚,但是顯然無意和麗莎破鏡重圓。我猜他不想跟麗莎復合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麗莎依舊想「拯救」他。麗莎於是嫁給尼可拉斯凱吉,跟凱吉關係也沒搞好,一樣,不到兩年,離婚。
現在回頭看,麥可沒有被麗莎「拯救」到,似乎也一直過的蠻不錯,事業也沒垮掉,不但把「歷史」巡迴完成,還不斷繼續開演唱會,賣唱片,拿獎。現在從他公開的家庭錄影帶看,沒有麗莎,他似乎也過的滿快樂的。
反倒是麗莎,直到現在還念念不忘自己拯救不了麥可。分手之後,因為麥可不讓她拯救,鬱鬱寡歡數年。她大概到死也不會明白,她這樣努力要幫助這個男人,為什麼他不願意和她在一起。
我一向認為,愛一個人最好的方式便是接受他的本相。就算他的確有地方需要拯救,可能要明白:那是他自己的責任,和權力。我們不可以代他承擔,也不必要為他承擔。
幫別人負責任是剝奪那個人成長的機會。更別說我們時常會判斷錯誤的。如果麗莎對麥可多一點信念,少一點拯救,說不定兩個人還是神仙伴侶呢。
~~~~~~~~~~~~~~~~~~~~~~~~~~~~~~~~~~~~~~~~~~~~~~~~~~~~~~
畑鹿驚之言:
看了這一篇,心裡多了許多疑問。
我沒有聽聞過Lisa Marie Presley曾經自殺過,更不知道MJ將Lisa和她女兒接到倫敦照顧。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的是1997年HIStory tour在倫敦演出時,Lisa的確有出席,在後台還與MJ手牽手的(這是有片為證)。在我看來,是朋友之間問好和親愛的表現,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另外,MJ好像從來沒有說過愛Debbie,他只說她是一個 nice person,結婚不是為了孩子嗎?
MJ從不會做越軌之事,所以說他倆拖拖拉拉藕斷絲連直到 2002 年,有誰可以證明。
~~~~~~~~~~~~~~~~~~~~~~~~~~~~~~~~~~~~~~~~~~~~~~~~~~~~~~
【轉貼文章】第六篇 - 兩個麗莎
原文作者 ︰袁瓊瓊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和麗莎瑪莉的戀愛,完全是童話故事。這大約是長不大的男人才會給自己構築的夢想。而非常遺憾的是,雖然麗莎瑪莉實際年齡比麥可小十歲,卻遠較麥可世故,世故許多。
這是這場婚姻裡兩個人都要適應的部分。麗莎以為嫁的是個男人,結果是個孩子。而麥可以為他娶的是小公主,年輕,純潔,應該會和自己一樣相信夢想。
在黛安索耶的訪問裡,麥可帶點誇張的說自己十七歲的時候就決定娶麗莎瑪莉。當時麗莎七歲。「JACKSON 5」正在拉斯維加斯演出。貓王帶了女兒去探訪麥可和哥哥們。這個搖滾之神親自把自己的獨生女兒引見給麥可。
那是 1975 年。貓王雖然開始酗酒嗑藥發胖,依舊是搖滾之神。而「JACKSON 5 」雖然紅遍英美,畢竟只是黑人樂團。那個年代黑人音樂與白人音樂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兩者涇渭分明。要直到七年後,才被麥克的《 Thriller》打破界限。
在初初見面時,穿著花邊澎裙,身邊包圍著僕役和保鏢的這個白人女孩,對麥可,一定是完全不可及的存在。
麥可傑克遜在「 BAD 」的歌詞裡寫過兩句話:
「they say the sky`s the limit
And to me that`s really true」
這兩句話在他的告別式裡也被引用。意思有點像我們說的「心比天高」,對他而言,只有天空才是界限。麥可一生,無論精神或實際行動,他一直在試圖觸及天空。所以越是不可及的,他就越有興趣。
他與麗莎瑪莉的婚姻,被目為搖滾樂界最偉大的的結合。這個意義,麥可也許思考過,也許沒有,但是貓王並不是他的偶像。他與披頭士,貓王並列「對世界流行文化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麥可推崇過披頭士,但是從來沒有讚美過他的「前」岳父。
兩人的婚姻,開始於錯誤的時間點,當時戀童案剛爆發。而麥可忽然宣布他要娶麗莎。對於公眾而言,這件事太可疑了。
十多年來,麥可一直性向曖昧,這時發現他「可能」是戀童癖。雖然算不上正常,大家還是鬆了口氣,終於知道麥可傑克遜也還是人類,有人類的美德,也有人類的陰暗和邪惡。
因此,多數人認為麥可在利用麗莎,用這段婚姻來掩護自己的真正性向。而甚至麗莎自己都相信。雖然她也肯定自己與麥可之間是真愛,但是說實話,相信的人不多。戴安索耶的訪問裡,歌迷問:「麥可,你不是拿這婚姻作幌子吧。」戴安索耶說她個人並不想發問,但是有一個歌迷很想知道的問題.... 話還沒說完,麗莎就接過去說:「是性吧。」麥可很吃驚,問他的新婚妻子:「你怎麼知道。」
麗莎確實知道世界對麥可是怎樣想的。果然,歌迷直接了當的問:「老兄!你們到底做了沒有!」看完了歌迷的訪問片段,麥可還沒回神呢,麗莎對著鏡頭,就大聲的回答了:「 YES!YES!」
這個反應,對於性話題的反應,對於公眾的反應,麗莎比麥可世故太多。嫁給擁有數億歌迷的「 KING OF POP 」,麗莎並沒有壓力,她知道她可以教麥可的事太多了。並且,極有可能,這些事只有她能夠教他,只有她能夠「幫」他。
關於女人和男人對待感情,有一個基本不同。全世界無分階層種族.... 幾乎都一樣。男人通常希望女人「維持原狀」。而女人卻往往想改造男人。就像麗莎在多年後受訪時說的:「我愛他,我想要幫助他解救他,而且我以為我做的到。」
婚姻對於男人的「危險性」,其實未必是一般理解的不願負責任不想承擔不想長大。而實在是他們隱隱在這件事裡嗅出了自己即將被改變的氣味。男人進入婚姻,第一個要改變的便是習慣的生活方式。這對女人完全不成問題,因為女人生來便是適應家庭的,而且家是女性的場域。除非染色體異常,很多女人不大會覺得婚後身邊那個男人是「多餘」的。不過男人通常會覺得身邊「多了個」女人,他不是不愛她不是不需要她,但是她依舊是「多出來」的那個部分。丈夫適應自己有個妻子,一向是要比妻子適應自己有個丈夫需要更多的時間。
麥可很難改變。這是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因為他那樣溫柔,有禮,善良到靦腆的地步。他給外人一種傻傻的「天然呆」印象,然而在那綿羊似的溫馴姿態下,埋藏的是獅子一樣猛烈和堅決的心。
「 JACKSON 5 」離開摩城唱片是傑克遜歷史上的大事,但是儘管全體對於摩城經營樂團的方式不滿,出面去跟摩城談判的,卻是年紀最小的麥可。成功的帶領哥哥們脫離摩城的時候,他甚至還不滿十八歲。
之後,頭一個解雇自己父親的,也是麥可。長年裡,約瑟夫傑克遜一直是兒子女兒事業的當然經理人。不能否認他有獨到的商業眼光和才華,但是多年積弊,大約也給孩子們帶來許多的尾大不掉。又跟摩城事件一樣,大家在背後許多怨言,但是出頭去擺平的,依然是麥可。當然,他一解約,其他人紛紛跟進,理所當然的把老太爺供回了家裡去怡養天年。
我相信麥可在與摩城談判時,對於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多少還是有疑慮的,但是《 Thriller 》事件讓他完全相信了自己。
《 Thriller 》在錄製時,麥可同時還忙於和哥哥們的巡迴演唱,和灌製《E.T. 》有聲書。唱片公司有交帶期限,他與工作人員趕工,在最後一天做出母帶。這成品,昆西瓊斯形容:「慘不忍睹。」麥可聽完了躲進錄音室大哭。
麥可非常愛哭。他是很容易便落淚的典型。這證明他的柔軟,也證明他的強韌。通常哭過之後,他似乎就得到了力量。大哭一頓之後,他出了錄音室,宣佈要重做。他寧願毀約賠償,不能交這捲母帶。
當時是 1979 年。麥可第一張單飛唱片《 Off the Wall 》雖然上了排行榜,實際利潤還未進帳,他的經理人依舊是他父親,而麥可害怕父親是出名的。決定毀約,要面臨的不但是賠償金,父親的責斥,甚至還要帶上工作伙伴對自己的不信任和不滿。到底他當時只有二十一歲。雖然在演藝界已經呆了十六年,不過不會有人信任他的眼光他的判斷。
而麥可並無猶疑,決定重做。三十年後,《 Thriller 》的經典地位證明麥可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之後他就無法違抗了,成為唱片界出名的難搞和龜毛的製作人與樂手,不做到十全十美,他不肯收手。
對於這樣一個用天鵝絨包裹著鑽石之心的男人,我猜多數人很難理解他的意志多麼堅定,並且絕不更改。
與麗莎結婚之前,他交往過許多對象,顯然是應付社會大眾,因為他明擺著完全沒有進行下一步的興趣。1993 年歐普拉的訪問裡,他正經八百的表示:「我已經和音樂結了婚。」他說做音樂必須全力投入,他無法再應付別的。
當時,檯面上,他和布魯克雪德絲正在交往,偶而聯繫泰坦歐妮爾,而世人所不知的是,麗莎瑪莉這時已經跟麥可「重逢」。
麥可在「 BAD 」巡演時,知道了麗莎瑪莉結婚的消息。他的作法真正是典型的「麥可風」。回到美國後,他便請律師聯繫麗莎瑪莉,兩人開始作朋友。當時是1991 年。很難講麗莎的婚姻失敗是不是與和麥可「作朋友」有關。但是公開材料中顯示,1993 年秋天,麥可在電話裡向麗莎瑪莉求婚。緊接著便在美國「 MTV獎」的頒獎典禮上,當著全世界擁吻麗莎瑪莉,宣告這是他愛的女人。
而那時麗莎還沒有離婚。幾乎半年後,麗莎才離婚,嫁給麥可。
相較於和其他對象那種彬彬有禮,推進遲緩的關係,對麗莎瑪莉,麥可行動力超乎尋常。這只有一個理由,就是:麗莎才是他要的。
~~~~~~~~~~~~~~~~~~~~~~~~~~~~~~~~~~~~~~~~~~~~~~~~~~~~~~
畑鹿驚之言:
關於MJ的愛情故事資料,真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所以我沒有探討過,雖然我是十分渴望他跟Lisa Marie Presley可以廝守終生的伴侶。
在我的資料中,他倆最無敵最叫人羨慕的場面,(一) 就是在1994年美國「 MTV獎」的頒獎典禮上,那個好像是漫不經意、自然流露又超浪漫的擁吻。這麼多年依然是令人感受到他倆當時那種甜蜜。(二) 就是兩人唯一接受的1995 Prime Time 的訪問。這個訪問,我看了很多次,因為當中的MJ好妙,這一刻是嚴肅的成人,下一刻是陶氣的孩子。一對恩愛幸福的小夫妻。
好佩服作者寫這一篇,她看事物的角度是我不曾想過的。我沒有從Lisa的心中出發點想過,也不知道她會以能夠「改變」MJ為己任。我個人對她其實不大感興趣,但只要認識MJ的,都會知道他這一生只愛過她,所以我才留意而已。
好佩服作者寫這一篇,她帶出了很多人忽略的角度。
~~~~~~~~~~~~~~~~~~~~~~~~~~~~~~~~~~~~~~~~~~~~~~~~~~~~~~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和麗莎瑪莉的戀愛,完全是童話故事。這大約是長不大的男人才會給自己構築的夢想。而非常遺憾的是,雖然麗莎瑪莉實際年齡比麥可小十歲,卻遠較麥可世故,世故許多。
這是這場婚姻裡兩個人都要適應的部分。麗莎以為嫁的是個男人,結果是個孩子。而麥可以為他娶的是小公主,年輕,純潔,應該會和自己一樣相信夢想。
在黛安索耶的訪問裡,麥可帶點誇張的說自己十七歲的時候就決定娶麗莎瑪莉。當時麗莎七歲。「JACKSON 5」正在拉斯維加斯演出。貓王帶了女兒去探訪麥可和哥哥們。這個搖滾之神親自把自己的獨生女兒引見給麥可。
那是 1975 年。貓王雖然開始酗酒嗑藥發胖,依舊是搖滾之神。而「JACKSON 5 」雖然紅遍英美,畢竟只是黑人樂團。那個年代黑人音樂與白人音樂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兩者涇渭分明。要直到七年後,才被麥克的《 Thriller》打破界限。
在初初見面時,穿著花邊澎裙,身邊包圍著僕役和保鏢的這個白人女孩,對麥可,一定是完全不可及的存在。
麥可傑克遜在「 BAD 」的歌詞裡寫過兩句話:
「they say the sky`s the limit
And to me that`s really true」
這兩句話在他的告別式裡也被引用。意思有點像我們說的「心比天高」,對他而言,只有天空才是界限。麥可一生,無論精神或實際行動,他一直在試圖觸及天空。所以越是不可及的,他就越有興趣。
他與麗莎瑪莉的婚姻,被目為搖滾樂界最偉大的的結合。這個意義,麥可也許思考過,也許沒有,但是貓王並不是他的偶像。他與披頭士,貓王並列「對世界流行文化最有影響力的人物」,麥可推崇過披頭士,但是從來沒有讚美過他的「前」岳父。
兩人的婚姻,開始於錯誤的時間點,當時戀童案剛爆發。而麥可忽然宣布他要娶麗莎。對於公眾而言,這件事太可疑了。
十多年來,麥可一直性向曖昧,這時發現他「可能」是戀童癖。雖然算不上正常,大家還是鬆了口氣,終於知道麥可傑克遜也還是人類,有人類的美德,也有人類的陰暗和邪惡。
因此,多數人認為麥可在利用麗莎,用這段婚姻來掩護自己的真正性向。而甚至麗莎自己都相信。雖然她也肯定自己與麥可之間是真愛,但是說實話,相信的人不多。戴安索耶的訪問裡,歌迷問:「麥可,你不是拿這婚姻作幌子吧。」戴安索耶說她個人並不想發問,但是有一個歌迷很想知道的問題.... 話還沒說完,麗莎就接過去說:「是性吧。」麥可很吃驚,問他的新婚妻子:「你怎麼知道。」
麗莎確實知道世界對麥可是怎樣想的。果然,歌迷直接了當的問:「老兄!你們到底做了沒有!」看完了歌迷的訪問片段,麥可還沒回神呢,麗莎對著鏡頭,就大聲的回答了:「 YES!YES!」
這個反應,對於性話題的反應,對於公眾的反應,麗莎比麥可世故太多。嫁給擁有數億歌迷的「 KING OF POP 」,麗莎並沒有壓力,她知道她可以教麥可的事太多了。並且,極有可能,這些事只有她能夠教他,只有她能夠「幫」他。
關於女人和男人對待感情,有一個基本不同。全世界無分階層種族.... 幾乎都一樣。男人通常希望女人「維持原狀」。而女人卻往往想改造男人。就像麗莎在多年後受訪時說的:「我愛他,我想要幫助他解救他,而且我以為我做的到。」
婚姻對於男人的「危險性」,其實未必是一般理解的不願負責任不想承擔不想長大。而實在是他們隱隱在這件事裡嗅出了自己即將被改變的氣味。男人進入婚姻,第一個要改變的便是習慣的生活方式。這對女人完全不成問題,因為女人生來便是適應家庭的,而且家是女性的場域。除非染色體異常,很多女人不大會覺得婚後身邊那個男人是「多餘」的。不過男人通常會覺得身邊「多了個」女人,他不是不愛她不是不需要她,但是她依舊是「多出來」的那個部分。丈夫適應自己有個妻子,一向是要比妻子適應自己有個丈夫需要更多的時間。
麥可很難改變。這是許多人不知道的事。因為他那樣溫柔,有禮,善良到靦腆的地步。他給外人一種傻傻的「天然呆」印象,然而在那綿羊似的溫馴姿態下,埋藏的是獅子一樣猛烈和堅決的心。
「 JACKSON 5 」離開摩城唱片是傑克遜歷史上的大事,但是儘管全體對於摩城經營樂團的方式不滿,出面去跟摩城談判的,卻是年紀最小的麥可。成功的帶領哥哥們脫離摩城的時候,他甚至還不滿十八歲。
之後,頭一個解雇自己父親的,也是麥可。長年裡,約瑟夫傑克遜一直是兒子女兒事業的當然經理人。不能否認他有獨到的商業眼光和才華,但是多年積弊,大約也給孩子們帶來許多的尾大不掉。又跟摩城事件一樣,大家在背後許多怨言,但是出頭去擺平的,依然是麥可。當然,他一解約,其他人紛紛跟進,理所當然的把老太爺供回了家裡去怡養天年。
我相信麥可在與摩城談判時,對於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多少還是有疑慮的,但是《 Thriller 》事件讓他完全相信了自己。
《 Thriller 》在錄製時,麥可同時還忙於和哥哥們的巡迴演唱,和灌製《E.T. 》有聲書。唱片公司有交帶期限,他與工作人員趕工,在最後一天做出母帶。這成品,昆西瓊斯形容:「慘不忍睹。」麥可聽完了躲進錄音室大哭。
麥可非常愛哭。他是很容易便落淚的典型。這證明他的柔軟,也證明他的強韌。通常哭過之後,他似乎就得到了力量。大哭一頓之後,他出了錄音室,宣佈要重做。他寧願毀約賠償,不能交這捲母帶。
當時是 1979 年。麥可第一張單飛唱片《 Off the Wall 》雖然上了排行榜,實際利潤還未進帳,他的經理人依舊是他父親,而麥可害怕父親是出名的。決定毀約,要面臨的不但是賠償金,父親的責斥,甚至還要帶上工作伙伴對自己的不信任和不滿。到底他當時只有二十一歲。雖然在演藝界已經呆了十六年,不過不會有人信任他的眼光他的判斷。
而麥可並無猶疑,決定重做。三十年後,《 Thriller 》的經典地位證明麥可的決定是正確的。這之後他就無法違抗了,成為唱片界出名的難搞和龜毛的製作人與樂手,不做到十全十美,他不肯收手。
對於這樣一個用天鵝絨包裹著鑽石之心的男人,我猜多數人很難理解他的意志多麼堅定,並且絕不更改。
與麗莎結婚之前,他交往過許多對象,顯然是應付社會大眾,因為他明擺著完全沒有進行下一步的興趣。1993 年歐普拉的訪問裡,他正經八百的表示:「我已經和音樂結了婚。」他說做音樂必須全力投入,他無法再應付別的。
當時,檯面上,他和布魯克雪德絲正在交往,偶而聯繫泰坦歐妮爾,而世人所不知的是,麗莎瑪莉這時已經跟麥可「重逢」。
麥可在「 BAD 」巡演時,知道了麗莎瑪莉結婚的消息。他的作法真正是典型的「麥可風」。回到美國後,他便請律師聯繫麗莎瑪莉,兩人開始作朋友。當時是1991 年。很難講麗莎的婚姻失敗是不是與和麥可「作朋友」有關。但是公開材料中顯示,1993 年秋天,麥可在電話裡向麗莎瑪莉求婚。緊接著便在美國「 MTV獎」的頒獎典禮上,當著全世界擁吻麗莎瑪莉,宣告這是他愛的女人。
而那時麗莎還沒有離婚。幾乎半年後,麗莎才離婚,嫁給麥可。
相較於和其他對象那種彬彬有禮,推進遲緩的關係,對麗莎瑪莉,麥可行動力超乎尋常。這只有一個理由,就是:麗莎才是他要的。
~~~~~~~~~~~~~~~~~~~~~~~~~~~~~~~~~~~~~~~~~~~~~~~~~~~~~~
畑鹿驚之言:
關於MJ的愛情故事資料,真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所以我沒有探討過,雖然我是十分渴望他跟Lisa Marie Presley可以廝守終生的伴侶。
在我的資料中,他倆最無敵最叫人羨慕的場面,(一) 就是在1994年美國「 MTV獎」的頒獎典禮上,那個好像是漫不經意、自然流露又超浪漫的擁吻。這麼多年依然是令人感受到他倆當時那種甜蜜。(二) 就是兩人唯一接受的1995 Prime Time 的訪問。這個訪問,我看了很多次,因為當中的MJ好妙,這一刻是嚴肅的成人,下一刻是陶氣的孩子。一對恩愛幸福的小夫妻。
好佩服作者寫這一篇,她看事物的角度是我不曾想過的。我沒有從Lisa的心中出發點想過,也不知道她會以能夠「改變」MJ為己任。我個人對她其實不大感興趣,但只要認識MJ的,都會知道他這一生只愛過她,所以我才留意而已。
好佩服作者寫這一篇,她帶出了很多人忽略的角度。
~~~~~~~~~~~~~~~~~~~~~~~~~~~~~~~~~~~~~~~~~~~~~~~~~~~~~~
【轉貼文章】第五篇 - 王子與公主
原文作者 ︰袁瓊瓊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傑克遜一生有兩個麗莎。一個比他老,一個比他小。老的是終身好友依麗莎白泰勒。小的是他的首任妻子麗莎瑪麗普里斯萊。
關於這兩個麗莎;小麗莎還不曾跟麥可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時候,多數人認為麥可跟大麗莎有曖昧關係。1993年歐普拉的訪問裡,直接點明:「聽說你向依麗莎白泰勒求過婚?」麥可沒有正面答覆,只形容大麗莎是「 gorgeous,beautiful 」,並且,「我直到現在還很迷她。」但是有沒有求過婚呢?麥可說:「我很想啊。」
這聽起來是介於真心和恭維之間的回答。對泰勒的讚美是真心,但關於求婚的說法便是恭維了。
這段訪問後面也請出了依麗莎白泰勒本人。泰勒非常老練,她說麥可沒跟自己求過婚:「但是我也沒向他求過婚。」後來對泰勒的十來分鐘訪問裡,麥可站在她座椅旁,兩手背在身後,非常規矩和拘謹,一言不發。要說他對泰勒有任何傾慕之情,實在是看不出來。就十足一個乖孩子。
麥可傑克遜跟依麗莎白泰勒的關係非常久。一直維持到他死前。2008 年 10 月 24日,狗仔隊拍到麥可穿著睡衣拖鞋去探視泰勒的照片。一般人看個朋友都還要多少服裝齊整。而麥可不拘到這種程度,可以想見他們的關係大約類似親人。泰勒比麥可大二十六歲。猜想麥可心態上可能視同她是他的「白人母親」。
事實上,泰勒的確在最深刻的層面理解麥可傑克遜。2003 年麥可第二度被控告猥褻男童。泰勒說了下面的話:「他如此的奉獻自己,以至於對他內心深處構成他美德之精髓的世界幾乎全無保護。」「他個性正直——這正直經常帶來痛苦。」
許多人說過麥可傑克遜的純真,缺乏世故,也說過他精明。「同時非常天真又非常精明,絕對是雙重個性。」這是保羅麥卡尼的話。但是說到麥可天性「正直」的,只有依麗莎白泰勒。
許多材料裡可以發現,麥可傑克遜性格裡最主要的一個特點,便是無法忍受不公不義。也就是正直。他許多歌曲都呼籲人們去正視世界上的不公平,與弱勢者。他堅信美德,堅信正義必勝;而在他身上發生的兩次控訴,等於完全顛覆他的信念。上天要考驗人,絕對是用他最無法承擔之事。而考驗的正是信念是否真正堅定。
我個人感覺麥可傑克遜沒有通過考驗。雖然法律還他清白,但是他不像個勝利者,反而選擇放逐自己,躲到國外去生活。網路上丟出許多麥可近年來的歌曲,不知為何沒出CD,他的歌聲依舊宛如天使,實在非常惋惜他沒有灌錄新專輯。他的歌和他的嗓音都非常奇妙。很難形容,似乎其中有些超乎旋律的東西。聽了會上癮,有點像魔音灌腦,聽個一陣子之後,腦門裡會開始自動播放,好像「內建」了 MP3 一樣。
他的聲音嚴格說起來不是美聲,不是波伽俐那種「上帝的聲音」。音質柔韌,但是偏細窄,主要是喉音和鼻腔共鳴。是他那種唱的方式動人,情感灌注得極細微而準確。獨獨從他演繹歌曲的層次,都可以想見他是多麼敏銳易感的人。
他一生對於性都有潔癖傾向。馬丁的訪問裡,談到性,他講述的時候竟然掩面,非常害羞。這時候的麥可四十四歲,有過兩次婚姻,三個孩子。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極為老練的討論與性有關的事。
事實上,麥可的金星在獅子座,火星在金牛座,是性驅力強大的類型。會搞到後來近乎禁欲的,迴避性的生活方式,跟他年紀小小就倒了胃口有關。
他的自傳裡寫過,他生平受到的最大驚嚇,是他六歲時看到的一次表演。
在正式進入唱片界之前,麥可和哥哥們曾經在夜總會駐唱。這裡有脫衣舞表演。那時候麥可就看多了脫衣舞孃脫得精光,把內衣褲往台下扔的場面。這種畫面之所以沒嚇到麥可,可能的原因是他實在太小,沒有完全理解自己看到的是什麼。但是有一次,同樣的,在台上的脫衣舞孃豔舞表演完之後,把衣物往台下扔,最後,麥可發現他是個男人。這個驚嚇非同小可,他一生都忘不了。
麥可很含蓄的沒有交代他到底看到了什麼,但是對一個六歲孩子,這絕對是驚怖的經驗。尤其是,不可能有任何人來跟他說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對於「女人」這種東西,已經有了他們會變形成「男人」的誤解之後,麥可在現實裡得到了更為可怕的驗證。成名之後,麥可成為「 JACKSON 5 」裡最討人喜歡的一員。每次演出,女歌迷們都試圖要接近他。他母親凱瑟琳形容過她親見的場面:「她們伸手去抓麥可,把我嚇壞了。她們是那麼大,而麥可是那麼小!」
被大型女歌迷圍擠以及觸碰,不管她們是出於愛慕還是讚美,對於年幼的麥可,大約只有一個意義,這一群女巨人就像爭著要來把自己撕成碎片。事實上他也的確被拉扯被掐被捏被刮傷被拔掉頭髮…..許多年。然後,在他自己還沒準備好長大的時候,他開始發育了。十三歲的麥可有了高個子,成人的外表。這時候,女歌迷開始給他寫求愛信。寄裸體照片,甚至局部特寫,並且在信上描寫想像的,與他做愛的細節。
這種伎倆,說實話,對許多名人都有效。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的第二任老婆 Brigitte Nielsen 就是靠著寄自己的裸照得以登堂入室。對「 JACKSON 5 」的其他成員,歌迷這種熱情表態,也沒造成困擾。事實上,麥可的哥哥們,甚至父親,都非常「敬業」的去滿足歌迷們的「要求」。只有麥可,又被嚇壞了。
麥可 1993 年被起訴,當時辯方為他做了次心理測驗,證明他當時的心理年齡只有十三歲。專家研究過,在「封閉」環境裡的人,心智成長會停滯,這是坐過牢的人通常心理年齡比較年輕的原因。麥可在成長期,可以說是全然封閉的。他太早展現了他賺錢的能力,從五歲開始,成為賺錢機器,之後便與正常的生活,和同齡人隔離。而同時,周邊卻充斥著想要利用他,或者要他的錢的成人。
麥可時常說他「沒有童年」,事實上,情況比這更糟,他擁有的是極度扭曲的童年。在管教和壓迫他的時候,他被當作孩子。需要他承擔和負責的時候,又要求他成熟老練。麥可大約就在那時候為自己發明了一種開關機制,用來切換「真正的自己」和「別人要求的自己」。而這兩種自己從來沒有同步過。
麥可最最性感的 MTV ,公認是他和黑珍珠 Naomi Campbell 的「 In the Closet 」。MTV 裡兩個人的挑逗真是要讓全世界噴鼻血,但是影片的「幕後」,有一段是Naomi 捏著礦泉水瓶去追著「噴」麥可傑克遜。我當時看就在想這名模怎麼這樣幼稚,看到後面才明暸,幼稚的不是她耶。
後面有一段是拍片空檔麥可鬧 Naomi的畫面。時年三十四歲的麥可,偷偷挨到了 Naomi身邊,拉了一下她的肩帶,轉身就跑。還一臉鬼笑。這完全是幼稚園小男生的等級。我不知道別人怎樣想,不過我會覺得,男生表達愛慕的方式如果是對你噴礦泉水,或拉頭髮掀裙子的話,拿他當兒子要比當對象好。
1994 年,麥可「終於」結婚。如果不是全世界懷疑他是同性戀以及戀童癖,我猜他不會這樣急著結婚。雖然他的確愛麗莎瑪莉。可能全世界他真正當作女人來愛的唯一對象就是麗莎瑪莉,但是,這不過是他的「開關」讓他切換到世人希望看見的麥可,並不是真正的麥可。
兩年後的離婚,說明了這一點。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傑克遜一生有兩個麗莎。一個比他老,一個比他小。老的是終身好友依麗莎白泰勒。小的是他的首任妻子麗莎瑪麗普里斯萊。
關於這兩個麗莎;小麗莎還不曾跟麥可的名字連在一起的時候,多數人認為麥可跟大麗莎有曖昧關係。1993年歐普拉的訪問裡,直接點明:「聽說你向依麗莎白泰勒求過婚?」麥可沒有正面答覆,只形容大麗莎是「 gorgeous,beautiful 」,並且,「我直到現在還很迷她。」但是有沒有求過婚呢?麥可說:「我很想啊。」
這聽起來是介於真心和恭維之間的回答。對泰勒的讚美是真心,但關於求婚的說法便是恭維了。
這段訪問後面也請出了依麗莎白泰勒本人。泰勒非常老練,她說麥可沒跟自己求過婚:「但是我也沒向他求過婚。」後來對泰勒的十來分鐘訪問裡,麥可站在她座椅旁,兩手背在身後,非常規矩和拘謹,一言不發。要說他對泰勒有任何傾慕之情,實在是看不出來。就十足一個乖孩子。
麥可傑克遜跟依麗莎白泰勒的關係非常久。一直維持到他死前。2008 年 10 月 24日,狗仔隊拍到麥可穿著睡衣拖鞋去探視泰勒的照片。一般人看個朋友都還要多少服裝齊整。而麥可不拘到這種程度,可以想見他們的關係大約類似親人。泰勒比麥可大二十六歲。猜想麥可心態上可能視同她是他的「白人母親」。
事實上,泰勒的確在最深刻的層面理解麥可傑克遜。2003 年麥可第二度被控告猥褻男童。泰勒說了下面的話:「他如此的奉獻自己,以至於對他內心深處構成他美德之精髓的世界幾乎全無保護。」「他個性正直——這正直經常帶來痛苦。」
許多人說過麥可傑克遜的純真,缺乏世故,也說過他精明。「同時非常天真又非常精明,絕對是雙重個性。」這是保羅麥卡尼的話。但是說到麥可天性「正直」的,只有依麗莎白泰勒。
許多材料裡可以發現,麥可傑克遜性格裡最主要的一個特點,便是無法忍受不公不義。也就是正直。他許多歌曲都呼籲人們去正視世界上的不公平,與弱勢者。他堅信美德,堅信正義必勝;而在他身上發生的兩次控訴,等於完全顛覆他的信念。上天要考驗人,絕對是用他最無法承擔之事。而考驗的正是信念是否真正堅定。
我個人感覺麥可傑克遜沒有通過考驗。雖然法律還他清白,但是他不像個勝利者,反而選擇放逐自己,躲到國外去生活。網路上丟出許多麥可近年來的歌曲,不知為何沒出CD,他的歌聲依舊宛如天使,實在非常惋惜他沒有灌錄新專輯。他的歌和他的嗓音都非常奇妙。很難形容,似乎其中有些超乎旋律的東西。聽了會上癮,有點像魔音灌腦,聽個一陣子之後,腦門裡會開始自動播放,好像「內建」了 MP3 一樣。
他的聲音嚴格說起來不是美聲,不是波伽俐那種「上帝的聲音」。音質柔韌,但是偏細窄,主要是喉音和鼻腔共鳴。是他那種唱的方式動人,情感灌注得極細微而準確。獨獨從他演繹歌曲的層次,都可以想見他是多麼敏銳易感的人。
他一生對於性都有潔癖傾向。馬丁的訪問裡,談到性,他講述的時候竟然掩面,非常害羞。這時候的麥可四十四歲,有過兩次婚姻,三個孩子。但是還是沒有辦法極為老練的討論與性有關的事。
事實上,麥可的金星在獅子座,火星在金牛座,是性驅力強大的類型。會搞到後來近乎禁欲的,迴避性的生活方式,跟他年紀小小就倒了胃口有關。
他的自傳裡寫過,他生平受到的最大驚嚇,是他六歲時看到的一次表演。
在正式進入唱片界之前,麥可和哥哥們曾經在夜總會駐唱。這裡有脫衣舞表演。那時候麥可就看多了脫衣舞孃脫得精光,把內衣褲往台下扔的場面。這種畫面之所以沒嚇到麥可,可能的原因是他實在太小,沒有完全理解自己看到的是什麼。但是有一次,同樣的,在台上的脫衣舞孃豔舞表演完之後,把衣物往台下扔,最後,麥可發現他是個男人。這個驚嚇非同小可,他一生都忘不了。
麥可很含蓄的沒有交代他到底看到了什麼,但是對一個六歲孩子,這絕對是驚怖的經驗。尤其是,不可能有任何人來跟他說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對於「女人」這種東西,已經有了他們會變形成「男人」的誤解之後,麥可在現實裡得到了更為可怕的驗證。成名之後,麥可成為「 JACKSON 5 」裡最討人喜歡的一員。每次演出,女歌迷們都試圖要接近他。他母親凱瑟琳形容過她親見的場面:「她們伸手去抓麥可,把我嚇壞了。她們是那麼大,而麥可是那麼小!」
被大型女歌迷圍擠以及觸碰,不管她們是出於愛慕還是讚美,對於年幼的麥可,大約只有一個意義,這一群女巨人就像爭著要來把自己撕成碎片。事實上他也的確被拉扯被掐被捏被刮傷被拔掉頭髮…..許多年。然後,在他自己還沒準備好長大的時候,他開始發育了。十三歲的麥可有了高個子,成人的外表。這時候,女歌迷開始給他寫求愛信。寄裸體照片,甚至局部特寫,並且在信上描寫想像的,與他做愛的細節。
這種伎倆,說實話,對許多名人都有效。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的第二任老婆 Brigitte Nielsen 就是靠著寄自己的裸照得以登堂入室。對「 JACKSON 5 」的其他成員,歌迷這種熱情表態,也沒造成困擾。事實上,麥可的哥哥們,甚至父親,都非常「敬業」的去滿足歌迷們的「要求」。只有麥可,又被嚇壞了。
麥可 1993 年被起訴,當時辯方為他做了次心理測驗,證明他當時的心理年齡只有十三歲。專家研究過,在「封閉」環境裡的人,心智成長會停滯,這是坐過牢的人通常心理年齡比較年輕的原因。麥可在成長期,可以說是全然封閉的。他太早展現了他賺錢的能力,從五歲開始,成為賺錢機器,之後便與正常的生活,和同齡人隔離。而同時,周邊卻充斥著想要利用他,或者要他的錢的成人。
麥可時常說他「沒有童年」,事實上,情況比這更糟,他擁有的是極度扭曲的童年。在管教和壓迫他的時候,他被當作孩子。需要他承擔和負責的時候,又要求他成熟老練。麥可大約就在那時候為自己發明了一種開關機制,用來切換「真正的自己」和「別人要求的自己」。而這兩種自己從來沒有同步過。
麥可最最性感的 MTV ,公認是他和黑珍珠 Naomi Campbell 的「 In the Closet 」。MTV 裡兩個人的挑逗真是要讓全世界噴鼻血,但是影片的「幕後」,有一段是Naomi 捏著礦泉水瓶去追著「噴」麥可傑克遜。我當時看就在想這名模怎麼這樣幼稚,看到後面才明暸,幼稚的不是她耶。
後面有一段是拍片空檔麥可鬧 Naomi的畫面。時年三十四歲的麥可,偷偷挨到了 Naomi身邊,拉了一下她的肩帶,轉身就跑。還一臉鬼笑。這完全是幼稚園小男生的等級。我不知道別人怎樣想,不過我會覺得,男生表達愛慕的方式如果是對你噴礦泉水,或拉頭髮掀裙子的話,拿他當兒子要比當對象好。
1994 年,麥可「終於」結婚。如果不是全世界懷疑他是同性戀以及戀童癖,我猜他不會這樣急著結婚。雖然他的確愛麗莎瑪莉。可能全世界他真正當作女人來愛的唯一對象就是麗莎瑪莉,但是,這不過是他的「開關」讓他切換到世人希望看見的麥可,並不是真正的麥可。
兩年後的離婚,說明了這一點。
【轉貼文章】第四篇 - 舞台之王
原文作者 ︰袁瓊瓊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傑克遜的出生日期換算成農曆,正是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有朋友陰曆七月出生,自稱是「鬼子」。略有些通靈能力。我後來特別注意鬼月生的人,發現他們多少都對五術有特別的興趣,有些甚至有通靈體質。當然這沒什麼科學證據。不過知道麥可也是「鬼子」,似乎解釋了他在舞台上那種橫掃全場,莫之能御的感染力。
麥可在舞台上,有一種其他巨星無法造成的現象,就是他總是讓他的歌迷哭泣。觀眾在台下淚流滿面,尖叫,嘶吼,暈厥。他的演唱會,幾乎像宗教儀式。歌迷表達出來的狀態非常特異,就像他是神祇。他在慕尼黑的「危險」巡演,上台和他合舞的女歌迷在他面前跪下,抱他的腿,親吻他的手。韓國場,一名男歌迷爬上他懸在高空的昇降台接近他。
麥可自己在台上,也似乎置身另一種次元。他許多歌舞表演,仔細看,多半時候是閉著眼睛憑直覺舞動的。他的舞台監督形容:跟他合作了十幾年,但是每次親眼看見麥可起舞,毫無例外,全身寒毛都會豎起來。
他的舞姿,爆發力特強,雖是極簡單動作,他能做的有若雷霆。而輕巧時又精靈一般,滑溜的像陀螺。在台下,麥可出名的害羞靦靦,但在台上,他操控全場。絕對是舞台之王。
好像是席琳迪翁說的,演出最難的是:「你必須充滿整個舞台。」這跟舞台大小沒關係。跟個人魅力有關係。
而這種個人魅力,其實是天賦,練不出來的。而麥可從小就有。
他六歲在摩城唱片試唱,全公司都跑來看。這珍貴的試唱影片也貼在網路上。那時候的他,就具有全部他成年後的魔力。歌迷對他的狂熱不是始自今日,還不滿十歲他經歷過了。歌迷會衝上舞台,圍住他,盡全力去觸碰,抓拉,擠壓和撕扯....設法得到他,或設法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麥可在他自傳裡形容:「就像把一把意大利麵放在幾千人手裡。」幾乎每次演出過後,他的身上臉上都留著歌迷給的傷痕。
麥可去世後,許多占卜網站研究他的命盤,想知道他為什麼猝死。有一種說法非常有趣。這
位網主說,麥可在舞台上是全能的,他不該離開舞台。如果始終站在舞台上,他便不會早死。
這是很神秘的說法。麥可五歲開始,幾乎一直在舞台上。二零零一年的三十週年慶典,可能
是他的最後一次公演。之後他便捲進第二次戀童案,兩年間全世界麥可審判大放送。雖然最後獲判無罪,但是麥可元氣大傷,就此沈寂。這些年他幾乎沒有正式演出。如果舞台是他的充電器,是他的能量來源的話,麥可離開他的源頭真的是太久了。
一九九九年麥可在慕尼黑義演時發生意外。他站在道具鐵橋上唱「Earth Song 」,鐵橋突然從五層樓高度墜落。全部過程影片記錄下來。可以看到鐵橋轟然落地,爆出煙塵。大家都想麥可大概摔死了,但是居然依舊聽見他在演唱。
工作人員要去救他,但是麥可自己爬上舞台,沒事般的把這首歌完全唱完。之後舞台燈光全暗,準備結束表演送他就醫,但是歌迷不知究理,在台下高喊麥可麥可,這傢伙就又出來了。唱完兩首歌,跟歌迷揮手說我愛你,結束演唱會。只有最後那首「 We Are The World 」時 (畑鹿驚按:1999年Munich慈善義演,最後一首應該是「 You Are Not Alone 」),他沒有照慣例抱起身邊的孩子。
麥可這次受傷嚴重,造成他日後依賴止痛劑。但是這件事顯露了舞台於他的神秘效果。只要在舞台上,他就是受重傷也還是能夠表演。
一九八三年,麥可的《 Thriller 》發行一年,滾石雜誌訪問他。其中有段內容十分怪異。麥可這時不到二十五歲,乍乍爆紅.... 他以前就很紅,但是《Thriller 》打破的界限是史無前例的,而現在我們也知道了,這張唱片空前絕後,甚至連麥可自己也從未超越。
年輕的麥可這時候不知道他即將是王,他表露了一些之後再也沒有被公開的狀態。他吃素,養動物,最寵膩的是一條大蛇「肌肉」。「夢幻莊園」還沒有建造。他也還沒有在「摩城」二十五週年上公開他驚世的「月球舞步」。他吃的非常少,讓母親擔心他只靠空氣維生。生活得像苦修者,房間很小,很儉樸,除了唱片和書沒有別的,床放在地上。但是卻有一間大大的練舞房。麥可說他每天一定要跳舞,否則他會發瘋。
記者跟他去「QUEEN」演唱會後台探班,僅僅感染到演唱會的現場氣氛,麥可忽然燥動起來,他坐立不安,「像一個被粘在果醬罐裡的黃蜂一樣嗡嗡作響。」記者形容他:「伸展,跳躍,抽搐,發狂,吸氣....像一頭輕狂的賽馬一樣顫抖。」麥可大喊:「我受不了了。我坐不住了。」後來是他弟弟 Randy Jackson衝進房間,「用一個大大的擁抱把 Michael 鎮定了下來,然後用一場扳手腕比賽幫他散發了點能量。」
我看這段描寫,覺得非常像乩童附身前的狀態。
我沒看過麥可的演唱會,但是僅僅在 DVD 上,你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能量。台上一群人伴舞,但是你會幾乎中魔一般只看到他。
歌迷著魔似的愛他。觸碰到他,無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麥可對歌迷的擁抱更像是撫慰,毫無親狎成分。接近過他的人多數都描述他那種好像帶電似的感覺。他週身似乎有某種力場,進入了他的範圍,最正常的人都會隨即狂熱。我覺得麥可有巫的性質。
好像從來沒有媒體揣測過他這一點。不過麥可自己應該很清楚。他說他是「上帝的樂器」,說他的歌曲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透過他帶給世人。這些話他說過許多次。甚至還說每次在 CD 上標明自己是作詞或作曲人,他都覺得慚愧,因為那些歌「不是他作的。」
現在回頭看,他歌曲中傳達的許多概念都超越當代,有如天啟。他一生中不斷從各種角度表達全球一體,世界一家的觀念。他的歌太好聽,表演太迷人,讓人忽略其中濃厚的宗教性。甚至他多數的情歌,仔細研究歌詞,你會發現他描述的愛,其實是神之愛。
麥克傑克遜的魅力其一來自他在舞台上的性感迷人。這件事最為不可思議,因為他呈現的其實是譴責而非勾引。他的表情往往像憤怒或攻擊,而激昂時他會撕裂衣衫露出胸膛,那姿態中的掙脫意味絕對大過暴露。他舞蹈中有許多肢體語言的原型,直接敲擊我們的本能,全世界不同文化和語言的人都能明白感受。另外,麥可大約是全世界最善用符號的人。他的許多標誌為他所獨有。看到單隻的手套,手指上纏的繃帶,帽沿蓋眼睛,兩膝彎曲以腳尖站立.... 你只會想起麥可。沒有別人。
符號和臉譜,其實都和神道有關。
很奇怪,似乎沒有人想過麥可的不斷「變臉」,其實是因為化裝。
他一生只整容過三次,兩次鼻子,一次是下巴上那個洞。他在自傳「月球漫步」裡交代得很清楚。仔細看他照片,從「 BAD 」開始他就在化粧。他畫眼線,畫眉毛,勾唇線,在鼻樑塗抹陰影。人人都知道化妝可以改變五官,但是似乎從來沒人把麥可面貌改變和這件事聯想。
化妝這件事,其實也具有巫的性質。全世界的巫,包括八家將,都會「化妝」。麥可的化妝不是修飾。其實就是臉譜。我注意到他白化之後,很奇怪,指甲呈褐黃色,實在不太美。其實男人修指甲現在已經很普遍了。但是他並不修飾。讓我覺得化妝對麥可是「保護色」,他以化妝讓真實的自己和世人眼中的自己分離。他晚年的妝越來越重越來越濃,或許反應他對塵世的不堪負荷。
~~~~~~~~~~~~~~~~~~~~~~~~~~~~~~~~~~~~~~~~~~~~~~~~~~~~~~~
畑鹿驚之言:
關於MJ的容貌,猶記得自己未喜歡他時的反應。他的外貌為什麼又不同了?我沒有深入去了解,任得社會愛怎說便怎說,一概賴理。
現在,我為MJ說話並不純因為我愛他,而是抱着客觀一點去看。雖然我的說話沒有代表性又沒權威,不過,也希望大家跟放下你的成見,客觀一點的去分析。
我想看了很多MJ不同時期的照片,如果你只是瞥一眼,走馬看花式的看他的容貌,答案只得一個:「他一定又再整容!」。事實上,如果你願意留心一點去看,他的容貌實際上只是受到體型、化妝和精神狀態影響出現的視覺差。體型和化妝的辯解,已有很多人,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解釋,我不在此重覆談。
我留意了他不同精神狀態的樣子。沒說錯,我是他的精神狀態,因為人在不同心情的時候,樣子令人看來也會有分別的。MJ,他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迷倒不少眾生。在1999年以前,他這雙電眼依然是熱力四射,為什麼指明1999年?因為在1999年Munich慈善演唱會,我首次看到他那疲累無神的一雙眼睛,令他看來有點不同,不過他依然混身是勁的在表演,觀眾在台下只顧着尖叫,如果我當時在現場一定看不出來,但我現在每日翻看片斷才能發現。另一次,是他在2003年接受60 Minutes節目的訪問,當時他精神看來很累,雙眼沒有神。這點不難解釋,當時他正受到極大的困擾,好像沒有足夠的休息。
精神狀態是確實會令人容貌看上去跟平日不一樣,但其實根本仍是那個樣子。這是一個非常普通不過又一直沒有人留意的觀點。只是你願不願意去留意而已。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
~~~~~~~~~~~~~~~~~~~~~~~~~~~~~~~~~~~~~~~~~~~~~~~~~~~~~~~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麥可傑克遜的出生日期換算成農曆,正是七月十五日中元節。
有朋友陰曆七月出生,自稱是「鬼子」。略有些通靈能力。我後來特別注意鬼月生的人,發現他們多少都對五術有特別的興趣,有些甚至有通靈體質。當然這沒什麼科學證據。不過知道麥可也是「鬼子」,似乎解釋了他在舞台上那種橫掃全場,莫之能御的感染力。
麥可在舞台上,有一種其他巨星無法造成的現象,就是他總是讓他的歌迷哭泣。觀眾在台下淚流滿面,尖叫,嘶吼,暈厥。他的演唱會,幾乎像宗教儀式。歌迷表達出來的狀態非常特異,就像他是神祇。他在慕尼黑的「危險」巡演,上台和他合舞的女歌迷在他面前跪下,抱他的腿,親吻他的手。韓國場,一名男歌迷爬上他懸在高空的昇降台接近他。
麥可自己在台上,也似乎置身另一種次元。他許多歌舞表演,仔細看,多半時候是閉著眼睛憑直覺舞動的。他的舞台監督形容:跟他合作了十幾年,但是每次親眼看見麥可起舞,毫無例外,全身寒毛都會豎起來。
他的舞姿,爆發力特強,雖是極簡單動作,他能做的有若雷霆。而輕巧時又精靈一般,滑溜的像陀螺。在台下,麥可出名的害羞靦靦,但在台上,他操控全場。絕對是舞台之王。
好像是席琳迪翁說的,演出最難的是:「你必須充滿整個舞台。」這跟舞台大小沒關係。跟個人魅力有關係。
而這種個人魅力,其實是天賦,練不出來的。而麥可從小就有。
他六歲在摩城唱片試唱,全公司都跑來看。這珍貴的試唱影片也貼在網路上。那時候的他,就具有全部他成年後的魔力。歌迷對他的狂熱不是始自今日,還不滿十歲他經歷過了。歌迷會衝上舞台,圍住他,盡全力去觸碰,抓拉,擠壓和撕扯....設法得到他,或設法在他身上留下痕跡。 麥可在他自傳裡形容:「就像把一把意大利麵放在幾千人手裡。」幾乎每次演出過後,他的身上臉上都留著歌迷給的傷痕。
麥可去世後,許多占卜網站研究他的命盤,想知道他為什麼猝死。有一種說法非常有趣。這
位網主說,麥可在舞台上是全能的,他不該離開舞台。如果始終站在舞台上,他便不會早死。
這是很神秘的說法。麥可五歲開始,幾乎一直在舞台上。二零零一年的三十週年慶典,可能
是他的最後一次公演。之後他便捲進第二次戀童案,兩年間全世界麥可審判大放送。雖然最後獲判無罪,但是麥可元氣大傷,就此沈寂。這些年他幾乎沒有正式演出。如果舞台是他的充電器,是他的能量來源的話,麥可離開他的源頭真的是太久了。
一九九九年麥可在慕尼黑義演時發生意外。他站在道具鐵橋上唱「Earth Song 」,鐵橋突然從五層樓高度墜落。全部過程影片記錄下來。可以看到鐵橋轟然落地,爆出煙塵。大家都想麥可大概摔死了,但是居然依舊聽見他在演唱。
工作人員要去救他,但是麥可自己爬上舞台,沒事般的把這首歌完全唱完。之後舞台燈光全暗,準備結束表演送他就醫,但是歌迷不知究理,在台下高喊麥可麥可,這傢伙就又出來了。唱完兩首歌,跟歌迷揮手說我愛你,結束演唱會。只有最後那首「 We Are The World 」時 (畑鹿驚按:1999年Munich慈善義演,最後一首應該是「 You Are Not Alone 」),他沒有照慣例抱起身邊的孩子。
麥可這次受傷嚴重,造成他日後依賴止痛劑。但是這件事顯露了舞台於他的神秘效果。只要在舞台上,他就是受重傷也還是能夠表演。
一九八三年,麥可的《 Thriller 》發行一年,滾石雜誌訪問他。其中有段內容十分怪異。麥可這時不到二十五歲,乍乍爆紅.... 他以前就很紅,但是《Thriller 》打破的界限是史無前例的,而現在我們也知道了,這張唱片空前絕後,甚至連麥可自己也從未超越。
年輕的麥可這時候不知道他即將是王,他表露了一些之後再也沒有被公開的狀態。他吃素,養動物,最寵膩的是一條大蛇「肌肉」。「夢幻莊園」還沒有建造。他也還沒有在「摩城」二十五週年上公開他驚世的「月球舞步」。他吃的非常少,讓母親擔心他只靠空氣維生。生活得像苦修者,房間很小,很儉樸,除了唱片和書沒有別的,床放在地上。但是卻有一間大大的練舞房。麥可說他每天一定要跳舞,否則他會發瘋。
記者跟他去「QUEEN」演唱會後台探班,僅僅感染到演唱會的現場氣氛,麥可忽然燥動起來,他坐立不安,「像一個被粘在果醬罐裡的黃蜂一樣嗡嗡作響。」記者形容他:「伸展,跳躍,抽搐,發狂,吸氣....像一頭輕狂的賽馬一樣顫抖。」麥可大喊:「我受不了了。我坐不住了。」後來是他弟弟 Randy Jackson衝進房間,「用一個大大的擁抱把 Michael 鎮定了下來,然後用一場扳手腕比賽幫他散發了點能量。」
我看這段描寫,覺得非常像乩童附身前的狀態。
我沒看過麥可的演唱會,但是僅僅在 DVD 上,你都可以感受到他的能量。台上一群人伴舞,但是你會幾乎中魔一般只看到他。
歌迷著魔似的愛他。觸碰到他,無論男女都痛哭流涕。麥可對歌迷的擁抱更像是撫慰,毫無親狎成分。接近過他的人多數都描述他那種好像帶電似的感覺。他週身似乎有某種力場,進入了他的範圍,最正常的人都會隨即狂熱。我覺得麥可有巫的性質。
好像從來沒有媒體揣測過他這一點。不過麥可自己應該很清楚。他說他是「上帝的樂器」,說他的歌曲都是「早已存在的」,只是透過他帶給世人。這些話他說過許多次。甚至還說每次在 CD 上標明自己是作詞或作曲人,他都覺得慚愧,因為那些歌「不是他作的。」
現在回頭看,他歌曲中傳達的許多概念都超越當代,有如天啟。他一生中不斷從各種角度表達全球一體,世界一家的觀念。他的歌太好聽,表演太迷人,讓人忽略其中濃厚的宗教性。甚至他多數的情歌,仔細研究歌詞,你會發現他描述的愛,其實是神之愛。
麥克傑克遜的魅力其一來自他在舞台上的性感迷人。這件事最為不可思議,因為他呈現的其實是譴責而非勾引。他的表情往往像憤怒或攻擊,而激昂時他會撕裂衣衫露出胸膛,那姿態中的掙脫意味絕對大過暴露。他舞蹈中有許多肢體語言的原型,直接敲擊我們的本能,全世界不同文化和語言的人都能明白感受。另外,麥可大約是全世界最善用符號的人。他的許多標誌為他所獨有。看到單隻的手套,手指上纏的繃帶,帽沿蓋眼睛,兩膝彎曲以腳尖站立.... 你只會想起麥可。沒有別人。
符號和臉譜,其實都和神道有關。
很奇怪,似乎沒有人想過麥可的不斷「變臉」,其實是因為化裝。
他一生只整容過三次,兩次鼻子,一次是下巴上那個洞。他在自傳「月球漫步」裡交代得很清楚。仔細看他照片,從「 BAD 」開始他就在化粧。他畫眼線,畫眉毛,勾唇線,在鼻樑塗抹陰影。人人都知道化妝可以改變五官,但是似乎從來沒人把麥可面貌改變和這件事聯想。
化妝這件事,其實也具有巫的性質。全世界的巫,包括八家將,都會「化妝」。麥可的化妝不是修飾。其實就是臉譜。我注意到他白化之後,很奇怪,指甲呈褐黃色,實在不太美。其實男人修指甲現在已經很普遍了。但是他並不修飾。讓我覺得化妝對麥可是「保護色」,他以化妝讓真實的自己和世人眼中的自己分離。他晚年的妝越來越重越來越濃,或許反應他對塵世的不堪負荷。
~~~~~~~~~~~~~~~~~~~~~~~~~~~~~~~~~~~~~~~~~~~~~~~~~~~~~~~
畑鹿驚之言:
關於MJ的容貌,猶記得自己未喜歡他時的反應。他的外貌為什麼又不同了?我沒有深入去了解,任得社會愛怎說便怎說,一概賴理。
現在,我為MJ說話並不純因為我愛他,而是抱着客觀一點去看。雖然我的說話沒有代表性又沒權威,不過,也希望大家跟放下你的成見,客觀一點的去分析。
我想看了很多MJ不同時期的照片,如果你只是瞥一眼,走馬看花式的看他的容貌,答案只得一個:「他一定又再整容!」。事實上,如果你願意留心一點去看,他的容貌實際上只是受到體型、化妝和精神狀態影響出現的視覺差。體型和化妝的辯解,已有很多人,用了很大的篇幅去解釋,我不在此重覆談。
我留意了他不同精神狀態的樣子。沒說錯,我是他的精神狀態,因為人在不同心情的時候,樣子令人看來也會有分別的。MJ,他有一雙會說話的眼睛,迷倒不少眾生。在1999年以前,他這雙電眼依然是熱力四射,為什麼指明1999年?因為在1999年Munich慈善演唱會,我首次看到他那疲累無神的一雙眼睛,令他看來有點不同,不過他依然混身是勁的在表演,觀眾在台下只顧着尖叫,如果我當時在現場一定看不出來,但我現在每日翻看片斷才能發現。另一次,是他在2003年接受60 Minutes節目的訪問,當時他精神看來很累,雙眼沒有神。這點不難解釋,當時他正受到極大的困擾,好像沒有足夠的休息。
精神狀態是確實會令人容貌看上去跟平日不一樣,但其實根本仍是那個樣子。這是一個非常普通不過又一直沒有人留意的觀點。只是你願不願意去留意而已。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
~~~~~~~~~~~~~~~~~~~~~~~~~~~~~~~~~~~~~~~~~~~~~~~~~~~~~~~
【轉貼文章】第三篇 - 他只在乎那個「最」
原文作者 ︰袁瓊瓊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有個麥可網站,首頁是麥可自己的話,非常適合做他的墓誌銘。他說:「我最缺乏的便是平凡,或許要安息之後才能得到。」
他也說過:如果你總是站在千萬人面前,你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樣。
但是「不平凡」和「平凡」,其實並不是對立的事。許多真正偉大的人,都同時既平凡又不平凡。人人都可以同時具備這兩種性質。分配比例不同而已,為人知和不為人知而已。不知道麥可晚年是不是明白了這一點。
我後來看了許多麥可的資料,包括他自己的兩本書,別人寫他的三本傳記,我能夠找到的雜誌上的訪談,電視上的訪談,正面新聞負面新聞....。我說過,他是全世界最透明的人,網路上的材料一大堆,從他的小時候到他的死,幾乎每個時期都有紀錄,不但有文字還有圖片影像。年份日期分分明明。他的整個人,內在外在,都在網路上。
麥可傑克遜一生都在維護他的隱私,其實維護不了。要維護隱私第一要做的是少交朋友,但是麥可傑克遜相交滿天下,什麼人他也認識。他死後,這些認識他的人把自己擁有的麥可跟全世界分享,說實話,並沒有讓我們多知道什麼。
這些新出現的「麥可」,和過去曾經被披露的麥可並無不同。接近他身邊的人都要簽保密條約,現在發現他要保的密其實一直攤在眾人面前,他並沒有另一面,真是讓人洩氣啊。
麥可的人生故事很簡單,曲折性甚至不如我。他唯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他實在太有名了,也實在太會賺錢了。對他來說,全世界最難成就的「名」與「利」兩件事,他做來不費吹灰之力。
他對於「名」和「利」,因此便有了與一般人完全不同的看法,這是他一生最大失敗之處。我猜他從來不明白。
麥可十二歲時便一個月賺二十萬美金。這之後他的錢只有增加沒有減少。而且是以幾何級數來增加。很多人說他會理財,但是對他來說,那不叫理財,那只是他表現精明的方式,他只是不斷的在試圖成為那個「最」。他以最高的酬勞拍廣告,以最高的簽約金跟唱片公司簽約,但是轉個身他就捐出去。他不在乎那些錢,他只在乎那個「最」。
他自己說過,如果他有一顆鑽戒,他會送給那個第一個跟他說「這戒指好美」的孩子。他常常在演唱會上把身上的衣物拋向歌迷。死後他的衣物價值被公開,我們才知道那些都不是便宜貨。搞不好每一件都是美金上千上萬的,但是他只要表演到激情處就把衣服拋出去,把帽子拋出去。替他管衣服的經理人埋怨他,麥可說:「我沒辦法,那時候我覺得太快樂了,我想把自己所有的都跟人分享。」
他全世界到處得獎,比我們呼吸還簡單。我懷疑他對於「名聲」到底有多少認知,如果明白名氣和財富都是隨時會轉過身來噬人的怪物。我想他早就該學會謹慎對待和看管這兩樣東西。
他喜歡說:歌迷會買他的 CD 是因為喜歡他的歌。「不代表你們擁有我。」但是歌迷確實是為了擁有他去買他CD的。我們都千方百計想得到麥可的碎片。他的聲音他的影像,他的紀錄、傳聞、故事。每一種愛都包裹夾帶了對於那個對象的生殺大權。這樣無私的愛的另一面,是可以付出便可以收回。
麥可的紅,因為他的才華,也因為他的名氣。他總以為做出好聽的歌就行,呈現完美的表演就行,不知道名聲給玷污之後,他的歌聲會隨之不美的。而歌迷會背過身去的。
馬丁的影片那樣容易說服大眾,不是他的說服力強,是群眾早已相信他的觀點。馬丁的影片只是「保證」大家的看法正確。之後麥可拍了「 MJ 反擊片」來揭發他,幾個月後又公開自己的家庭錄影帶,讓社會大眾看到他多麼純真孩子氣,但是都沒有用。大家都相信馬丁。這造成 Thomas Sneddon 對他起訴,兩年後官司結束,麥可勝訴。
然而勝訴不代表清白。紀錄片「Why MJ Won」裡頭,評審團代表說:「麥可勝訴只代表這次審判他無罪,不表示他innocent。」
這個看法,事實上一直延續到麥可闔眼,在他猝死的新聞出來之後,全世界媒體報導他都不忘提及他是戀童癖,漂白自己,整容整到沒有面目。他的告別式上,CNN 記者說,美國人依舊有三分之二相信他有罪,雖然「只要任何一輛車上傳出麥可的歌曲,人們便會開始跳舞。」他的音樂人人喜歡,但是任何人都有權力不齒他。好像他的人和他的歌曲可以完全分離來看。
事實上,所謂「文如其人」。任何人不可能表達出自己沒有的部分。而麥可的音樂絕美,他的歌聲,他的演出,他的每一次露面,永遠都那樣純真,甚至單純到呆,如果那不是他本有的性格,那他絕對是全世界演技第一好的人,一口氣居然演了五十年。而且一次都沒有「演出」失誤。
大家理直氣壯的誤解他,跟麥可一九九三年用和解的方式來解決第一樁戀童官司有絕大關係。
我不知道為什麼當年他的解釋竟然無法讓多數人接受。唯一可能大約是太簡單。簡單如同真理。他是麥可傑可森,我們都理當認為他不可能,也不可以簡單。
他說過許多次,他和解的唯一原因是他承擔不下去了。他的家被侵入,他被審問,被污辱性的拍下體照片,全世界負面報導他,娛樂節目嘲笑他,親姊姊公開懷疑他戀童。親哥哥在歌詞裡影射…..這種日子,別說麥可,我想沒有任何人受得了。對他來說,錢是他最不在乎的東西,那麼,如果人家要他的錢,那好,你拿去吧。你要多少我就給你多少。
之後他分別在九五年,九八年,又碰到類似的控訴,麥可一律用錢擺平。
而且多是百萬以上。他犯兩個錯誤,他不知道一般人對錢的看法。也不知道一般人不能理解他對錢的看法。
他大約從來沒想過,用錢交換安寧,尤其是這樣大數額的錢,完全不合理。
對一般人,安寧沒有那樣昂貴。需要付那樣大的代價,只表示他同時在償付別的,比較不可告人的,需要用鉅額金錢來擺平的事情。例如真正的罪惡。
尤其是,經過了九三年的訴訟,麥可還一點沒有「悔改」之心。依舊在NEVERLAND裡招待孩童,甚至依舊跟孩童在一起玩。依舊讓孩子們睡在他屋裡。
戴安索耶一九九五年訪問他,小心翼翼的問:「經過訴訟之後,你現在還會邀請孩子們到你房間去嗎?」麥可說:「我從來沒有邀請他們,是他們一定要跟著我,我去哪裡他們都一定要跟著來。」主持人提醒他:「但是你是一個三十六歲的男人。一個三十六歲的男人跟孩童睡在一起是不正常的。」麥可說:可是他們會要求啊。他說:「這根底上是純潔天真,而且充滿愛意的。」我看到他露出他著名的微笑說出這段話時,真想用棒子去敲他腦袋。
而之後,戴安問,那麼如果現在有孩子要求,你還是會讓他跟你睡囉?麥可高高興興的回答:「當然。」
他「當然」到二零零三年,一點不知道這些事對於群眾來說一點也不當然,於是,那些對他不以為然的人合力把他送上了法庭。馬丁的影片不過是一個引信,讓所有人找到了爆點。由其後幾年人們對待他的態度看來。跟在馬丁影片之後替他消毒的那些私人影片一點力道也沒有。雖然現在看起來,他既坦率又可愛。
但是,我深信當年,許多人看到的,並不是這樣。
文章系列 ︰親愛老媽麥可文
轉載來源 ︰夢洗老師星的部落格
有個麥可網站,首頁是麥可自己的話,非常適合做他的墓誌銘。他說:「我最缺乏的便是平凡,或許要安息之後才能得到。」
他也說過:如果你總是站在千萬人面前,你不可能和正常人一樣。
但是「不平凡」和「平凡」,其實並不是對立的事。許多真正偉大的人,都同時既平凡又不平凡。人人都可以同時具備這兩種性質。分配比例不同而已,為人知和不為人知而已。不知道麥可晚年是不是明白了這一點。
我後來看了許多麥可的資料,包括他自己的兩本書,別人寫他的三本傳記,我能夠找到的雜誌上的訪談,電視上的訪談,正面新聞負面新聞....。我說過,他是全世界最透明的人,網路上的材料一大堆,從他的小時候到他的死,幾乎每個時期都有紀錄,不但有文字還有圖片影像。年份日期分分明明。他的整個人,內在外在,都在網路上。
麥可傑克遜一生都在維護他的隱私,其實維護不了。要維護隱私第一要做的是少交朋友,但是麥可傑克遜相交滿天下,什麼人他也認識。他死後,這些認識他的人把自己擁有的麥可跟全世界分享,說實話,並沒有讓我們多知道什麼。
這些新出現的「麥可」,和過去曾經被披露的麥可並無不同。接近他身邊的人都要簽保密條約,現在發現他要保的密其實一直攤在眾人面前,他並沒有另一面,真是讓人洩氣啊。
麥可的人生故事很簡單,曲折性甚至不如我。他唯一與眾不同之處就是他實在太有名了,也實在太會賺錢了。對他來說,全世界最難成就的「名」與「利」兩件事,他做來不費吹灰之力。
他對於「名」和「利」,因此便有了與一般人完全不同的看法,這是他一生最大失敗之處。我猜他從來不明白。
麥可十二歲時便一個月賺二十萬美金。這之後他的錢只有增加沒有減少。而且是以幾何級數來增加。很多人說他會理財,但是對他來說,那不叫理財,那只是他表現精明的方式,他只是不斷的在試圖成為那個「最」。他以最高的酬勞拍廣告,以最高的簽約金跟唱片公司簽約,但是轉個身他就捐出去。他不在乎那些錢,他只在乎那個「最」。
他自己說過,如果他有一顆鑽戒,他會送給那個第一個跟他說「這戒指好美」的孩子。他常常在演唱會上把身上的衣物拋向歌迷。死後他的衣物價值被公開,我們才知道那些都不是便宜貨。搞不好每一件都是美金上千上萬的,但是他只要表演到激情處就把衣服拋出去,把帽子拋出去。替他管衣服的經理人埋怨他,麥可說:「我沒辦法,那時候我覺得太快樂了,我想把自己所有的都跟人分享。」
他全世界到處得獎,比我們呼吸還簡單。我懷疑他對於「名聲」到底有多少認知,如果明白名氣和財富都是隨時會轉過身來噬人的怪物。我想他早就該學會謹慎對待和看管這兩樣東西。
他喜歡說:歌迷會買他的 CD 是因為喜歡他的歌。「不代表你們擁有我。」但是歌迷確實是為了擁有他去買他CD的。我們都千方百計想得到麥可的碎片。他的聲音他的影像,他的紀錄、傳聞、故事。每一種愛都包裹夾帶了對於那個對象的生殺大權。這樣無私的愛的另一面,是可以付出便可以收回。
麥可的紅,因為他的才華,也因為他的名氣。他總以為做出好聽的歌就行,呈現完美的表演就行,不知道名聲給玷污之後,他的歌聲會隨之不美的。而歌迷會背過身去的。
馬丁的影片那樣容易說服大眾,不是他的說服力強,是群眾早已相信他的觀點。馬丁的影片只是「保證」大家的看法正確。之後麥可拍了「 MJ 反擊片」來揭發他,幾個月後又公開自己的家庭錄影帶,讓社會大眾看到他多麼純真孩子氣,但是都沒有用。大家都相信馬丁。這造成 Thomas Sneddon 對他起訴,兩年後官司結束,麥可勝訴。
然而勝訴不代表清白。紀錄片「Why MJ Won」裡頭,評審團代表說:「麥可勝訴只代表這次審判他無罪,不表示他innocent。」
這個看法,事實上一直延續到麥可闔眼,在他猝死的新聞出來之後,全世界媒體報導他都不忘提及他是戀童癖,漂白自己,整容整到沒有面目。他的告別式上,CNN 記者說,美國人依舊有三分之二相信他有罪,雖然「只要任何一輛車上傳出麥可的歌曲,人們便會開始跳舞。」他的音樂人人喜歡,但是任何人都有權力不齒他。好像他的人和他的歌曲可以完全分離來看。
事實上,所謂「文如其人」。任何人不可能表達出自己沒有的部分。而麥可的音樂絕美,他的歌聲,他的演出,他的每一次露面,永遠都那樣純真,甚至單純到呆,如果那不是他本有的性格,那他絕對是全世界演技第一好的人,一口氣居然演了五十年。而且一次都沒有「演出」失誤。
大家理直氣壯的誤解他,跟麥可一九九三年用和解的方式來解決第一樁戀童官司有絕大關係。
我不知道為什麼當年他的解釋竟然無法讓多數人接受。唯一可能大約是太簡單。簡單如同真理。他是麥可傑可森,我們都理當認為他不可能,也不可以簡單。
他說過許多次,他和解的唯一原因是他承擔不下去了。他的家被侵入,他被審問,被污辱性的拍下體照片,全世界負面報導他,娛樂節目嘲笑他,親姊姊公開懷疑他戀童。親哥哥在歌詞裡影射…..這種日子,別說麥可,我想沒有任何人受得了。對他來說,錢是他最不在乎的東西,那麼,如果人家要他的錢,那好,你拿去吧。你要多少我就給你多少。
之後他分別在九五年,九八年,又碰到類似的控訴,麥可一律用錢擺平。
而且多是百萬以上。他犯兩個錯誤,他不知道一般人對錢的看法。也不知道一般人不能理解他對錢的看法。
他大約從來沒想過,用錢交換安寧,尤其是這樣大數額的錢,完全不合理。
對一般人,安寧沒有那樣昂貴。需要付那樣大的代價,只表示他同時在償付別的,比較不可告人的,需要用鉅額金錢來擺平的事情。例如真正的罪惡。
尤其是,經過了九三年的訴訟,麥可還一點沒有「悔改」之心。依舊在NEVERLAND裡招待孩童,甚至依舊跟孩童在一起玩。依舊讓孩子們睡在他屋裡。
戴安索耶一九九五年訪問他,小心翼翼的問:「經過訴訟之後,你現在還會邀請孩子們到你房間去嗎?」麥可說:「我從來沒有邀請他們,是他們一定要跟著我,我去哪裡他們都一定要跟著來。」主持人提醒他:「但是你是一個三十六歲的男人。一個三十六歲的男人跟孩童睡在一起是不正常的。」麥可說:可是他們會要求啊。他說:「這根底上是純潔天真,而且充滿愛意的。」我看到他露出他著名的微笑說出這段話時,真想用棒子去敲他腦袋。
而之後,戴安問,那麼如果現在有孩子要求,你還是會讓他跟你睡囉?麥可高高興興的回答:「當然。」
他「當然」到二零零三年,一點不知道這些事對於群眾來說一點也不當然,於是,那些對他不以為然的人合力把他送上了法庭。馬丁的影片不過是一個引信,讓所有人找到了爆點。由其後幾年人們對待他的態度看來。跟在馬丁影片之後替他消毒的那些私人影片一點力道也沒有。雖然現在看起來,他既坦率又可愛。
但是,我深信當年,許多人看到的,並不是這樣。
Subscribe to:
Posts (Atom)